少林經濟三大秘笈
“吃著窩窩頭,晚上枕石頭,出門見山頭,光棍亂碰頭?!?/blockquote>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少林寺正門口前,一些小販為游客拍紀念照都喜歡把游客PS到普京和釋永信的合照里。
門票收入、開發授權和武校生意,是圍繞著少林寺形成的三大經濟利益來源。釋永信作為少林寺歷史上“以商業化對抗商業化”最成功的方丈,實現了少林寺在經濟意義上的復興,但也開啟了籠罩少林的潘多拉魔盒。
“吃著窩窩頭,晚上枕石頭,出門見山頭,光棍亂碰頭。”
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以前流傳在少林寺周邊的民謠。那時,中岳嵩山——太室山下少林寺周邊星星點點坐落了幾個小自然村,這些小自然村共同組成了一個行政村——少林寺村。
少林寺村土地貧瘠、溝壑縱橫,村民只能艱難度日。少林寺也只是靠著28畝薄田,供養著寺內十幾個和尚。
不過,很快少林寺村和少林寺都靠著“少林寺”這塊牌子,迎來了紅火日子。
門票爭奪戰
少林寺與登封市及嵩管委之間一直摩擦不斷,火藥味濃厚,明爭暗斗主要圍繞景區門票收益分配展開。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后期,登封市當地文物部門已經開始利用“少林寺”門票賺錢了,算是第一個在少林寺商業開發上吃螃蟹的人。
82版電影《少林寺》熱播后,少林寺的商業價值大規模開發。精明的少林寺村人也開始擺攤做起了各種各樣的小生意。
但此時,并沒有少林寺和尚們什么事。安徽潁上縣青年劉應成(釋永信)也剛到少林寺出家一年。
河南省政府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隨即成立了登封市嵩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嵩管委”),擔任起嵩山景區的經營管理工作。那時,嵩管委算是副部級,它的第一任黨委書記是河南省常務副省長黃曉霞。
不過,中央很快就剎住了地方政府對寺廟宗教場所的商業開發熱情。1983年,國務院頒布60號文《國務院批轉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關于確定漢族地區佛道教全國重點寺觀的報告)的通知》,確定包括少林寺在內的94座重點寺觀交由宗教人士自行管理使用。
但正是在60號文執行過程中,負責寺廟管理的文物和園林部門把門票經營權交給了嵩管委。
為了收回這個屬于寺廟的權力,少林寺前任方丈行正到各個主管部門去做工作,最終爭取到了。從1984年開始,少林寺開始自己賣起了門票。
不過,地方政府可不打算就此放棄這豐厚的收入。1986年,當時還沒改設為市的登封縣在少林寺東邊開辟了一條商業街。這也就是后來嵩山少林寺景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