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在文學內部做點微小的變革
2015年8月16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頒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在最后一輪投票中,獲得61位評委手中的57票,這是本屆茅獎作品獲得的最高票數。三部曲總共87萬字,講述中國20世紀三代人經歷的不同的烏托邦的破滅。
責任編輯:袁蕾 李曉婷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在第九屆茅獎中以最高票數獲獎。“其實我從來就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作家。”得獎后,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格非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2015年8月16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頒出,五位獲獎作家中,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在最后一輪投票中,獲得61位評委手中的57票,這是本屆茅獎作品獲得的最高票數。
三部曲總共87萬字,講述中國20世紀三代人經歷的不同的烏托邦的破滅。最早開始創作是在1990年代,那時,格非還沒有三部曲的想法,寫著寫著發現一部作品沒法容納,就把它分成了三部。
“其實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作家。”得獎后,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的格非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從1985年留在華東師范大學當老師開始,格非已經教了30年書,現任清華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