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戲眼】電影節人
相對于商業市場以營利為第一目的,國際電影節則是以文化藝術創新、交流為根本責任,是非營利文化活動。世界上多數的國際電影節以政府支持、民間主辦的形式運作。為此,它對投身電影節事業的人,有著特殊的要求。
責任編輯: 朱又可
相對于商業市場以營利為第一目的,國際電影節則是以文化藝術創新、交流為根本責任,是非營利文化活動。世界上多數的國際電影節以政府支持、民間主辦的形式運作。為此,它對投身電影節事業的人,有著特殊的要求。
柏林電影節歸來后,我很快投入了影片《香魂女》的導演工作。一天,中國電影發行公司經理胡健邀請參加一個特別的宴會,慶祝一位德國友人訪華60次。那是我第一次正式認識這位著名的德國制片人兼導演杜尼約克。他從1972年就來到中國,不到二十年,推薦了許多中國電影走入柏林國際電影節,是一位熱愛中國文化與藝術的電影使者。他聽說我的新電影已經接近完成,就積極要求觀看。第二天,在中影公司的小放映廳里,我給他放映了《香魂女》的對白雙片??恐g的簡單解釋,他看完電影后,握著我的手說了一句嚇了我一跳的話:“祝賀你,你拍了一部Masterpiece(杰作)!”他要我馬上送材料報名柏林國際電影節。1993年2月12日晚上,《香魂女》第一次在柏林電影節的動物園宮放映后,我和主演斯琴高娃、伍宇娟走上舞臺,千余觀眾用超過十分鐘的鼓掌與歡呼來表達他們的贊美。走出劇場后,我第一個見到的就是等在外面的杜尼約克先生,他喜形于色地握著我的手說:“我說得沒錯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Iren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