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縣”教師為何逃離講臺?

新招聘的176名警察中,158人不久前還是教師。發生這件事的甘肅會寧,是全國赫赫有名的“狀元縣”,又是一個國家級重點貧困縣。

責任編輯:馮翔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潘章帥

 

2015 年6 月23 日,會寧縣新招錄的警察在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了解長征歷史,接受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 (常琦彪/圖)

新招聘的176名警察中,158人不久前還是教師。

發生這件事的甘肅會寧,是全國赫赫有名的“狀元縣”,又是一個國家級重點貧困縣。

當理想與情懷消退,鄉村教師的堅守日益變為一種奢侈。當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降臨時,他們選擇了逃離。

頭戴黑色警帽,身穿黑色特警制服,扎著警用腰帶,腳蹬黑色中筒皮鞋的警察隊伍在廣場前集訓。176名統一制服的警察,動作整齊劃一,“一、二、三、四”的跑步口號,回蕩在本身并不大的縣城里。

這些正在參加集訓的176名警察中,有158名不久前還是教師。這事就發生在全國教育界赫赫有名的“狀元縣”——甘肅會寧。

會寧自古文風昌盛。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會寧縣共產生兩位全省高考狀元、一千多位博士和8萬余名大專院校學生,是全國教育界赫赫有名的“狀元縣”、“博士之鄉”。但是,隨著學校的撤并,學生數量的大幅減少,許多被束縛在農村的教師開始迫切希望進城。

一邊是一輩子面朝黃土默默無聞的前景,一邊是一身警服帶來的種種光鮮與誘惑。于是,當警局的大門向教師敞開時,教師們紛紛逃離三尺講臺,似乎也順理成章。

報名的教師占了一半還多

前不久,30歲的特崗教師楊博正式告別待了5年的三尺講臺。5年前,楊博通過甘肅省特崗教師考試成為會寧縣土高鄉中學的英語教師。

2010年6月,楊博畢業于河西學院,他在大學讀的專業是英語,次月他便參加了甘肅省特崗教師的考試。

當年,包括會寧縣在內的43個比較困難的縣面向甘肅本地生源招聘了農村特設崗位教師3079名,聘期為3年。招聘公告上明確注明,“特崗教師原則上安排在縣以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

楊博通過了考試,并被分配到了土高鄉中學擔任英語教師。這里距會寧縣城大約105公里,在坎坷的山路上,即便是開車也需要四五個小時。但這所學校的畢業生中,出過三位博士。

在土高鄉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