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荒”、“空降兵”、治吏與經濟焦慮 晉官這一年
應對官場“塌方式腐敗”:為了確?!罢鐒e”這個詞用準,省委組織部的官員翻了詞典。而和反腐同樣令官員揪心的是山西的經濟形勢?;鶎庸珓諉T們最近議論得最多的不是反腐,而是“會不會發不出工資來”。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劉慧敏
山西美術館的一場“廉政剪紙藝術作品展”,臺階上貼有“清正廉明”字樣的剪紙腳印。一年來,山西在“鐵腕治官”、重建山西形象的同時,還要面對經濟增長“斷崖式下滑”的難題。
應對官場“塌方式腐敗”:為了確保“甄別”這個詞用準,省委組織部的官員翻了詞典。
應對經濟“斷崖式下滑”:我們要大膽去工作,去開拓,只要別裝錯兜,別上錯床就行!
“誰能保證自己公示時不被人告?副市長的例子活生生擺在那,誰還敢有非分之想,還是安心在自己崗位上吧。”
和反腐同樣令官員揪心的是山西的經濟形勢。“自2014年8月以來,全省財政收入連續11個月累計負增長,11市中有8個市出現下降,86個縣出現負增長。”
“你要招商引資,連瓶汾酒都不給人家喝,怎么能體現出熱情好客?我們要大膽去工作,去開拓,只要別裝錯兜、別上錯床就行!”
2015年8月11日,一位白發的中年人出現在太原市的三個城中村,邊走邊看,不時向村民問些問題。
在其中一個村,這位中年人與一位村民聊得十分投機。臨走時,村民想找中年人要電話號碼,旁邊有人見狀解釋,“這是盛部長”。
現場老百姓沒人知道“盛部長”是誰。直到這一信息被報到區里后,區里官員們通過村民的描述,才判斷白發中年人是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盛茂林。
不僅省委組織部長暗訪,這一年來,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地方視察,也經常不按“常理”出牌。2014年10月8日,王儒林到太原調研。按計劃太原安排了一個改造較好的城中村和一個沒改造的城中村,但沒準備讓王深入村中細看。沒料中途王儒林突然要進村,結果看到垃圾成堆、污水橫流,村民表達了諸多不滿。
對于王儒林和山西各級官員,這一年無疑是艱難行進的一年。2014年9月,王儒林等多名外地官員緊急入晉。當時山西正面臨官場“塌方式腐敗”和經濟“斷崖式下滑”,官場人事凍結,數百重要崗位空缺,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嚴峻,各級晉官面臨著多重壓力。
一年來,山西高層官員為重塑山西形象、提振山西經濟而著急,一些做事的基層官員則一邊忙碌,一邊掛念著每月工資能否按時發放。與此同時,有問題的官員則內心惶恐,時刻關注紀委的動作,擔心自己被查;還有些官員則抱著“平平穩穩不出事就好”的心態度日,不愿意有所作為。
山西要一步步收拾“官場人心”,在鐵腕治吏的同時,在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上趟出一條新路,仍面臨諸多艱巨的工作。
“官荒”緩解
8月下旬的一天,副廳級官員唐軍(化名)在山西省委大樓電梯里遇到了一名相熟的官員。
“到省委開會?”對方問。唐軍小聲笑答:調回省委了。對方一愣,隨即祝賀。
其實唐軍從地級市調到山西省委機關工作,已有十多天了。因為低調,知道的人不多。過去官員們升遷調動,免不了要迎送吃請一番。這次唐軍是自己拿著組織部的文件去新單位報到。
最近,經歷過“系統性、塌方式腐敗”的山西省委大院里,處處都是這種低調的履新。山西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高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