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去留,何時不再釀風波 長沙:守護香樟樹的這五日
為了給地鐵讓路,長沙麓山腳下的192棵香樟樹將進行保護性移栽。一場民間的護樹行動迅速發酵,而政府也連夜回應。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楊凱奇 唐歡 邵啟月
2015年8月25日,長沙市民發起了為香樟樹的守夜行動,當地政府連夜辦公,聽取意見。
為了給地鐵讓路,長沙麓山腳下的192棵香樟樹將進行保護性移栽。一場民間的護樹行動迅速發酵,而政府也連夜回應。
對于中國諸多城市而言,“砍樹-護樹”這一幕官民沖突劇已不陌生,其背后的原因也依然是程序是否合規、信息是否公示等老話題。“難題”反復上演,足以令人深思。
“我們想讓更多人知道麓山路香樟樹的遭遇。”
2015年8月25日晚上8點,志愿者戴曉艷來到麓山路,舉起“請停止砍伐”的牌子。這是湖南環保公益組織綠色瀟湘發起的“為香樟樹守夜”活動。
由于長沙地鐵4四號線的建設,位于麓山腳下的192棵香樟樹需要進行保護性移栽,園林部門已對部分香樟樹進行前期剪枝工作。這些被砍去樹冠的“光頭樹”引起了市民關注:移栽是否經過行政程序、移栽存活率多高、移栽方式數量是否經過論證……高校師生、環保組織、媒體輿論等發出質疑聲,呼吁護樹。
在近幾年城市建設過程中,大樹的去留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據南方周末不完全統計,從2011年開始,為了給道路、地鐵等讓路,南京、蘇州、石家莊、洛陽等地都進行了樹木移栽,動輒涉及上千棵樹。隨之接踵而來的,是市民的護樹行動,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2011年“拯救南京梧桐樹”行動。
樹與“路”之爭的本質,在北京市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才亮看來,是因為“行政機關長期不太重視征求社會意見”。
圖中圓圈為此次長沙移栽樹木地點。
“我無所適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