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方槐:閱兵又防空,咋個安排嘛

“受閱編隊通過天安門上空的高度,一是安全,二是中央領導同志便于觀看?!?/blockquote>

責任編輯:姚憶江 蘇永通 李梁 曹海東 馮翔 呂宗恕 聶寒非 李楠 馮飛 向陽 袁蕾 李曉婷 劉小磊

 

 

開國大典時接受檢閱的空軍機群通過天安門上空。 (CFP/圖)

 

建國以來,中國有過15次閱兵;在1949年之前,中國共產黨也曾舉行過5次閱兵。

一次次閱兵,見證著中國在歷史洪流中的步伐,一代代閱兵親歷者,為你追憶。

“受閱編隊通過天安門上空的高度,一是安全,二是中央領導同志便于觀看。”

1949年10月1日清晨,北京天高云淡。入職《人民日報》不到半年的23歲女記者陳柏生身穿一件嶄新的銀灰色列寧服,她特意把白色衣領翻出在制服外面,背了一個綠色帆布包早早地趕到了南苑機場,等待著一個“偉大場面”的到來。

彼時,南苑飛行隊的隊員們早已等候在機場,如果不出意外,他們將和陳柏生一起見證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激動人心的偉大場面,正是開國大典。

隊長邢海帆既興奮又緊張,“一面嚴密警戒著有人可能來搗亂,同時又熱盼著毛主席、總司令來檢閱我們”。

五個月前,國民黨出動6架B-24轟炸機剛剛轟炸過他們腳下的南苑機場。那次空襲過后,北平(1949年9月27日更名為北京)防空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又召開在即,為了防止再次遭襲,軍委航空局將各航校飛行人員和可參戰的飛機全部調集到了南苑機場,并于8月15日成立了一支具有作戰能力的飛行中隊。

這一天是開國大典的日子,飛行中隊將飛過天安門,與地面上的陸軍、海軍一起接受檢閱。

首次參閱:飛機僅17架

是否讓肩負著防空任務的飛行中隊參加受閱,閱兵總指揮聶榮臻考慮了很久。

在當初的閱兵計劃中,并沒有空軍參閱,只打算派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