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上的戰爭,真正的痛苦米哈爾科夫+八一廠
“美國戰爭片有獨到之處,但我們感受不到戰爭的痛苦。中、俄的戰爭片就不同,實實在在喚起真正的痛苦?!?——米哈爾科夫
責任編輯:姚憶江 蘇永通 李梁 曹海東 馮翔 呂宗恕 聶寒非 李楠 馮飛 向陽 袁蕾 李曉婷 劉小磊
《戰火中的芭蕾》以蘇軍遠東戰役“最后一戰”為背景。“知道這段歷史的中國人就不太多。我是知道這個歷史事件的,但不是十分了解。”米哈爾科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美國戰爭片有獨到之處,但我們感受不到戰爭的痛苦。中、俄的戰爭片就不同,實實在在喚起真正的痛苦。” ——米哈爾科夫
“一開始是編劇邀請我來做導演,然后又給我寄了四十多分鐘的電影片段。我覺得電影中景色很美,于是就來了。”俄羅斯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米哈爾科夫是俄羅斯電影家協會主席。他的《烈日灼人》曾和張藝謀的《活著》同獲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
2014年11月26日,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拍攝現場,這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重點影片《最后決戰》舉行正式的開機儀式,時任八一電影制片廠廠長黃宏與米哈爾科夫掛名聯合總導演,八一廠著名攝影師董亞春任職導演。
2010年拍攝《烈日灼人2》時,總統普京去探過米哈爾科夫的班;2007年他改編翻拍美國經典法庭片《12怒漢》,普京觀看后為之落淚——據稱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