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歌聲

在一代代的涼山年輕人眼中,音樂是一條自我救贖的通路,也是走出涼山的捷徑。

責任編輯:馮翔 實習生 潘章帥

 

2012年,瓦其依合在一次演出中用彝語演唱《不要怕》,贏得全場掌聲。即使是彩排,他也要認真地唱完整首歌。 (受訪者供圖/圖)

很多年里,涼山都是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孤兒們的苦難故事構成了外人對那里最主要的想象。

從前的搖滾歌手,現在的彝族村官恩扎洛格經常教孩子們唱歌,希望他們有一天能通過音樂擺脫貧窮,改變命運。

在一代代的涼山年輕人眼中,音樂是一條自我救贖的通路,也是走出涼山的捷徑。

37歲的搖滾歌手恩扎洛格,已經在阿尼村做了6年村支部副書記。

他皮膚黝黑,留著3毫米長短的寸頭,圓臉,微胖,一說話就愛笑,憨憨的,但當他拿起自制的兩根弦的月琴,隨意彈上一曲,立即顯現出另一番景象。他微佝著的身體、四下搖擺的腦袋,雙眼半睜半閉之間,含混迷離的神情,專注于自己的琴聲,像一個善泳之人沉迷于深潭的清澈和平靜。

他曾在成都的夜色里跑了7年酒吧,在成都搖滾圈子里小有名氣。但在家鄉,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官。他有意識地教村里的孩子唱歌,指望他們有一天能通過音樂走出涼山。

很多年里,涼山都是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毒品和艾滋病制造了大量孤兒,他們的苦難故事構成了外人對那里最主要的想象。今年8月,大涼山彝族孤兒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淚》,成為最新的一則苦難故事。一句“飯做好,我去叫媽媽,媽媽已經死了”讓無數人潸然淚下。

現實與夢想,其實充滿了掙扎。

念經超度他家祖墳的靈魂

阿尼村在一座2600米的山上,屬于一個叫“井葉特西”的鄉,位于美姑縣城向北十幾公里之外。在綿延起伏的山嶺之間,阿尼村小得像一粒芝麻。

時間過得如同靜止。年輕男人們幾乎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了孩子、漸入中年的婦女和老人,還有一些牛羊和雞。幾個帶孩子的女人,幾乎都是懷里抱著一個正在吃奶的,身邊跟著幾個四五歲到七八歲不等的。

17歲的德金古,身材苗條扎著馬尾辮,早早去了東莞打工,這讓她的目光與同伴不同,透露出一種明確而清晰的神色。再過兩個月,就是彝族新年,她回來準備過年。“過完年,還是要出去打工的。”

“將來呢?”

她頓了頓,“最終還是要回到村里,結婚,生孩子。日子不就這樣過嗎?”

這里的女人結婚后,就用所有的時間帶養孩子們,過完一生。

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截至2014年,常住人口中,彝族人口為2226755人,占49.13%。據《涼山彝族自治州概況》,涼山是四川省扶貧攻堅重點地區之一。全州3733個行政村中,貧困村就有2561個,其中1187個列為全省重點貧困村。

回到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