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見證者”,也是工資的“親歷者” 被忽視的“工齡”
工齡的長短,直接決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帶薪年休假、探親假、退休養老金、出境定居離職費等與勞動者切身相關的權益。
責任編輯:呂宗恕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工齡平時看似不起眼,卻關系到勞動者的年假時長、經濟補償等切身利益。
工齡的長短,直接決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帶薪年休假、探親假、退休養老金、出境定居離職費等與勞動者切身相關的權益。
工齡的計算規則等問題,至今沒有全國統一的法定標準。
為了補回“漏算”的工齡,江西安義縣67歲的退休中醫龔健夫在省市縣多個部門之間前后奔走七年,七個多月前,當地人社局終于同意重新審核他的工齡,并補發了漏算的工齡工資及退休費。
在龔健夫的工齡問題被《江西日報》報道并最終獲解決時,廣西河池市的周蘭仍被工齡問題困擾。
《玉林晚報》報道,大學畢業的周蘭在一家私企工作兩年后,通過事業單位人事考試考入玉林市一所學校當老師,正當調檔時她意外發現自己在私企工作的人事關系是空白,無法計算工齡,這將影響其入職工資級別及以后帶薪年休假。
周蘭并沒有龔健夫老人幸運,由于她剛工作時沒有在意檔案和戶口,加之相關手續不齊全,最終導致她在私企工作的兩年工齡只能“歸零”。
“工齡”——這個被大家廣泛聽說的詞,緣何讓一年近古稀的老中醫為之苦苦爭取,又讓一工作兩年的大學生為之郁悶苦惱?
被丟失的工齡
因為丟失當年的入職手續,楊枸生少了五年工齡,這意味著他每個月要少領兩百多元的退休金。68歲的楊枸生2008年10月退休,這幾年,他和老中醫龔健夫一樣,一直在忙著補回工齡的事。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分為一般工齡和連續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在社會上工作的總時間;連續工齡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含連續工齡。
據《海峽都市報》報道,1982年1月楊枸生進入福建省龍海市勞動就業中心工作,當時的單位是龍??h勞動服務公司。楊說,他最早是知青,進城后在勞動就業中心工作,起初是臨時工,1987年轉正。按照國家當時的規定,作為臨時工的五年也算工齡。
然而,楊枸生在單位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找不到自己的入職手續?!逗{都市報》報道,即便后來,楊在龍海市檔案館找到自己的《工人學徒轉正定級表》,該表寫明了他入職年月和工作單位,且原龍??h勞動服務公司也為他寫了在職證明。但龍海市社保中心仍認為手續不齊全,不能為他補算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