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緬甸
2015年7月8日,緬甸大選委員會正式宣布,將在11月8日舉行大選。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著名的仰光環線火車,環繞仰光及附近鄉村運行。全程車門敞開,車廂雖然破舊,卻是本地人的通勤工具。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2015年7月8日,緬甸大選委員會正式宣布,將在11月8日舉行大選。
5年前,緬甸實施“改革開放”,舉行了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大選。整個國家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是目前緬甸最大的反對黨。多位受訪的緬甸人士認為,民盟贏得今年的大選,毫無懸念。6月25日,緬甸聯邦議院否決了修改憲法的動議,這使得昂山素季無法成為大選后的總統候選人。此前,她被認為是這一職位最有力的競爭者。
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總部,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簡單的午餐。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根據緬甸憲法規定,凡是嫁娶外國人或家庭成員子女有外國國籍者,沒有資格競選總統。昂山素季的亡夫是英國人,她的兩個孩子也是英國國籍。而修改憲法,需要在議會獲得75%以上的贊成票。同時,緬甸的軍方議員,根據配額制,自動獲得25%的議席。
昂山素季表示,她將在大選中,競選議員。
在經濟上,緬甸積極吸引外資,確定建設土瓦(緬甸與泰國)、蒂洛瓦(緬甸與日本)和皎漂(緬甸與中國)三大經濟特區,同時對多個行業,放開外資和私人資本準入的門檻。
電信業的突飛猛進,就是其中一例。
緬甸的手機SIM卡,曾經高達數千美元一張,在2013年左右,仍需要200美元/張,而緬甸的工人,每月最低工資不到100美元,甚至50美元,就可以雇傭得到。從2014年初,緬甸向數家外國電信企業發放營業牌照,后者隨即推出每張1.5美元的廉價SIM卡。
手機迅速得到大面積普及——根據2014年緬甸人口普查的結果,大約有32.9%的緬甸人,擁有手機。同時,隨著電信基礎設施的改善,手機上網越來越普遍。
仰光一座餐吧內,兩個年輕的姑娘把玩手中的智能移動設備。緬甸人擁有手機和無線網絡也就是最近兩三年的事情。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緬甸現有本土的國有及私營銀行近三十家。2011年,緬甸施行新的金融改革,允許境外銀行開設代表處。2014年10月1日,緬甸央行批準9家境外銀行在緬開設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是唯一一家中資銀行,而日資銀行有三家。2015年9月8日,中國工行仰光分行,舉行正式的開業慶典。
此前,中國工行仰光分行的辦公地址,也在櫻花大廈;現在的地址,在新開張的諾富特酒店。
緬甸是佛教國家,民眾對佛極其虔誠,家中的男孩在年幼時期都要去寺廟待上幾年。每天一早,廟中的和尚就會排隊來街頭化緣。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仰光街頭的鴿子。2010年“改革開放”以前,緬甸經濟非常封閉和落后,而現在商業銀行和珠寶公司的廣告牌已經很常見了。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清晨,趕去仰光河北岸上班的白領乘坐擺渡船在渾濁的河水中前進。1852 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輸出港之一。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