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快車道臨終點垃圾焚燒國家目標是否達成
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任務難完成,但一些地方如昆明的日垃圾處理量甚至已超量,面臨無垃圾可燒的危機。除了鄰避效應帶來的信任危機,經濟發達地區垃圾焚燒行業的發展更受制于地方保護主義。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唐歡 楊凱奇
數據來自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電分會,統計截至2015年8月,或與其他機構統計數據有少許出入。
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任務難完成,但一些地方如昆明的日垃圾處理量甚至已超量,面臨無垃圾可燒的危機。
除了鄰避效應帶來的信任危機,經濟發達地區垃圾焚燒行業的發展更受制于地方保護主義。
“十三五”是垃圾焚燒項目最后的五年集中建設期,中央政府的投資強度可能會有所下降。
國家任務完成了嗎
無論辦公或是外出考察,郭云高都會帶著一份巨大比例尺的中國地圖,包括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郭云高是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電分會秘書長。
地圖標注著郭云高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垃圾焚燒項目,每個項目用一個小紅點表示。這些點加起來共有207個,多分布在東部區域和大城市周圍。
將所有207個建成垃圾焚燒項目的日處理規模加到一起,截至2015年8月,共有約20.2萬噸/日。而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目標,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采用焚燒技術的規模將達到30.7萬噸/日。
“如果‘十二五’規劃30.7萬噸的目標是指建成量,則意味著截至目前,距離‘十二五’結束還有四個月,只完成了目標的三分之二。完成‘十二五’規劃基本無望。”包括郭云高在內的多位專家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按郭的統計,就算是再加上在建的垃圾焚燒處理廠日處理規模,也只有23.8萬噸/日。
“按照目前的建設情況,現在行業應該進行反思。目標為什么沒完成。尋找原因,同時為接下來的‘十三五’規劃提供解決方法。”郭云高說。
亦有業內人士不認可“十二五”目標難以完成的說法。不贊同的原因有多種。
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院長張益認為,上述30.7萬噸/日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的目標,應既包含了建成項目,也包括在建的項目。根據張益了解的情況,二者的數值與郭云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