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書架】影響我的N本書
我從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不太在意旁人的不同立場,量度事物另有標準,部分也是少年時受這本書的啟發所致。
責任編輯:劉小磊
1.金庸:《天龍八部》
這是我翻看次數最多的金庸小說,好像在中學時代寫過一篇上萬字的讀書報告。不過小說角色的人性刻畫,要累積足夠的人生經驗才能真正了解。喜歡喬峰,因為他懂大是大非,但不是天天悲天憫人的窮酸,雖然能和各色人等交朋友,卻毫不戀棧,知所進退。從前不明白喬峰的悲劇來源,不相信馬夫人會因為喬峰在大會上對她目不斜視就設局陷害,后來才知道,世間真的充滿這種人。慕容復是一個悲劇富二代,其實已經很有作為,但連人生路向也沒有選擇權,只能越陷越深。鳩摩智學習逍遙派“小無相功”的經歷有實用價值,令他幾乎成了當世武功最強的人,而且武功全失后,卻有全書最幸福的結局。玄慈方丈把私生子的秘密隱藏了數十年,好比當代成名人物總有不可告人的黑材料,反而令他的行為更符合人性,更有魅力。這些,第一次閱讀怎么能領略呢?
2.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中學第一次讀時,驚覺中國史教科書是何等不濟,也發現歷史、國際關系可如何解構、重構,感覺提升了一個層次。我從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不太在意旁人的不同立場,量度事物另有標準,部分也是少年時受這本書的啟發所致。
3.衛斯理:《頭發》
也是初中時代,從這本科幻小說的“ABCD”,啟發了我對不同宗教典籍的另類解讀,隨之看了一堆不同神與外星人關系的書。直到現在,有人天天在身旁祈禱,我也會問“是否通訊器壞了”,何解如此形式主義。
4.李天命:《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中學時代曾經很迷的書,這本書確實影響了一代人。最受啟發的不只是拿著“語理分析”去辯論的少年往事,還有發現“語理分析”可以和愛情、宗教、文學、科學、時事crossover(編者注:交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