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茶話】假如麥子不死
隨著年齡的老去,我常常會覺得,人一生追求知識,到最后就如行走在秋日收割的原野,滿目蕭索。
責任編輯:劉小磊
在我讀本科時的四川大學側門外,有一條不長的巷子,名叫培根路。巷子里有一些人家和菜攤,那時我們常穿過巷子里買菜的人群,走到大街上去。當初取這個名字,大概是因為鄰近大學校園,讓人不禁想到培根關于知識的那句名言。
知識的獲得來自學而思,其動機不外興趣和功利。培根的時代,人們對知識的渴求是想重新認識世界與自己,把主觀思維與客觀事物分開,從那種整體性的宇宙圖景中解放出來,因而對人類來說,“知識就是力量”。但這也隱含了知識的工具性,隨著知識的分門別類,產生了各種學科,知識的動機越來越趨于功利,從學校教育,再到專業能力,人生最大的成功是成為某個領域的權威。知識不再是力量,而是如??滤f,“知識就是權力”。
在現代社會,如果說知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