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難民,之后呢?
近日,幾張丹麥的帥氣男警與敘利亞難民小女孩玩耍的照片撫慰不少人受傷的心。前不久,3歲敘利亞幼童在海灘上長睡不醒刺痛了全世界公眾的心。人們呼吁歐盟國家應該以人道主義的態度接收更多難民。只是,接收難民,之后呢?

9月7日,在澳大利亞悉尼,集會者手持蠟燭和標語悼念溺亡的3歲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庫爾迪。
難民的社會融入問題更是棘手,作為“異鄉人”,歧視時常伴隨。德國內政部公布的上半年統計數字表明,德國今年已發生202起攻擊難民營事件,已經達到去年一年的水平,其中173起具有右翼極端主義動機。一切動亂的最終受害者,都是無辜的平民。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接受難民的難與苦。
近日,幾張丹麥的帥氣男警與敘利亞難民小女孩玩耍的照片撫慰不少人受傷的心。帥氣的丹麥男警在大馬路上與難民小女孩玩著躲貓貓游戲,兩人都看起來相當開心。
有網友說,“好吧,我不確定這家伙是誰,但我想嫁給他”。丹麥媒體找到這位警員,但他不愿透露身分。丹麥警方表示:“這些照片代表了,即便我們有必須完成的任務,但我們同時也面對著有困難的人,而這些人正面臨一個沒有人希望如此的處境。”
前不久,3歲敘利亞幼童艾蘭·庫爾迪沒能到達歐洲,在土耳其南部海灘上長睡不醒。這一幕,刺痛了全世界公眾的心。人們呼吁歐盟國家應該以人道主義的態度接收更多難民。只是,接收難民,之后呢?是否接收了就一勞永逸了?
接納國:難負其重
英國《金融時報》社評寫道:“地中海難民事件應該激起一場有關良心和記憶的危機。如果歐洲人不能寬宏大量地回應那些到歐洲大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