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標準模糊,還是平臺任性跨境電商“仿品”罪與罰

對賣家而言,電商平臺是裁判員,說你合格就合格,判你違規就違規。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陳曉艷 李珍

 

(CFP/圖)

對賣家而言,電商平臺是裁判員,說你合格就合格,判你違規就違規。

由于國家沒有專門的電商法律規定哪些行為受到約束,都是平臺說了算,有時候會產生店大欺客的感覺。其亂象背后,凸顯構建電商與賣家游戲規則的必要性。

大學畢業后,何超創業了:他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上開網店,將國內小商品賣到國外去。批發買進、零售賣出,都能在互聯網上完成。

“不出家門的生意”做了三年,何超還是頭一次碰到這樣的事情:他有8970美元貨款被一家名叫“Wish”的跨境電商平臺以售賣仿品為由扣留了,平臺稱要兩年才能全部歸還。

這家于2013年轉型做跨境電商的平臺,注冊在美國。據公開報道,Wish擁有將近1億注冊用戶,大約10萬賣家在平臺上銷售4000萬件商品。

賣家絕大部分來自中國,80后是其中的主力軍,90后是生力軍。大部分從事外貿出口的電商賣家住在深圳、義烏、廣州等城市,那是3C電子產品、服裝箱包、手表配飾等“中國制造”商品的貨源地。

Wish賣家中,商品被判為仿品遭遇扣款的遠不止何超一人。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有賣家被扣貨款金額超過了一百萬元人民幣。8月17日,6位平均被扣10萬元的賣家前往Wish上海辦事處,要求歸還貨款,未能如愿。

被扣留的貨款

依靠家里的十萬元本金,何超開始做電商生意。進駐Wish平臺之前,他在淘寶、速賣通上都開過店,賣的貨品相差無幾,主要靠轉手掙差價。

何超很快發現,做外貿出口的利潤空間更大。同樣一雙進貨價50元的國產運動鞋,在淘寶上只能賣到六七十。而在面向外國消費者的速賣通和Wish平臺上,他給這雙鞋定價33美元。兩個平臺分別從利潤中抽5%和15%的傭金,再扣除80元的國際運費,賣一雙鞋能掙四五十塊錢。

2015年年初,何超把網店搬到Wish,主營一款鞋墊上印有“Katulin”標志,腳后跟印有“AIR”字樣的白色運動鞋,僅兩個月就賣出了近600雙。Wish還主動給這雙鞋“加鉆”,意味著消費者有更大幾率在購物終端上看到這雙鞋。

6月30日,何超收到系統郵件,Wish將這雙鞋判定為仿品。根據Wish的政策,消費者購買商品支付的錢先暫存在平臺,每月結算一次并放款給賣家。被判為仿品后,這雙鞋6月份的8970美元銷售額沒有打入何超的賬戶。

何超向Wish申訴稱,Katulin是2012年注冊的國產鞋類商標,他擁有這雙鞋的正規銷售授權,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