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掌握食品安全知識才能避免恐慌” 訪原美國農業部副部長任筑山

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都是在農業人口數量下降到總人口的50%以下時出現的。隨著食品加工業的成熟,食品鏈條越來越長,可能發生問題的機會就日漸增多。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唐歡 楊凱奇

原美國農業部副部長任筑山 (CFP/圖)

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都是在農業人口數量下降到總人口的50%以下時出現的。隨著食品加工業的成熟,食品鏈條越來越長,可能發生問題的機會就日漸增多。

中國的學術制度以發表文章和理論分析為主,這導致食品安全研究往往和工業界脫節。比如油條等傳統食品,現在規定不可以用含鋁的添加劑,那怎么才能找到更好的替代品,讓油條既安全又好吃呢?

“我想把10年來對中國食品安全的觀察和思考整理成一本書,寫完我就可以退休了。”任筑山(Joseph Joe)笑著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位原美國農業部副部長是少數在美國政界擔任要職的華裔之一。

2005年,任筑山完成了四年任期。同年,上海交通大學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成立,希望邀請這位美國專家作為顧問委員會主席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把脈。他們每年都會組織一次國際研討會。最初三年,沒人重視這樣的會議。

任筑山記得,自己曾在會上介紹,“中國的食品品質在國外口碑不好——只做一票生意。”他舉了在國外買中國香脆竹筍的例子,一開始特別好吃,后來便越來越差,乃至成了碎渣渣。沒想到聽眾們都不以為意。

直到2008年發生三聚氰胺事件,國內消費者針對食品安全的恐慌達到了歷史最高點。任筑山作為國外專家也深度參與了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