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書架】時間的重量
海子寫了一切美麗的,我的意思是一切少年而美麗的。留給我們能去做的,僅僅是補齊成年之后的一切,無論美還是不美。
責任編輯:劉小磊
李淼,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主要研究宇宙學、弦論、高能物理。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84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1989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波爾研究所學習,199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著有《超弦史話》《越弱越暗越美麗》《〈三體〉中的物理學》等。
《悉達多》
我的文學審美感,應該是初中時培養出來的,是根深蒂固中國式的。一本泛黃的《千家詩》,“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讓我未長大便有遠游之意,而“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更讓我向往古人居所的曠渺。
等到“學業有成”之后,舊時的一點中國心早已化在血液里,不露崢嶸,人生的際遇蹉跎各種得意不得意,非外來文化不可化解。奇怪的是,四十不惑之后五十知天命之前,卻是充滿東方意識的一本書,讓我對生命的看法有了轉折,這就是黑塞的《悉達多》(楊玉功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黑塞本人的宗教觀被很好地總結在他的《我的信仰》中,他本來的宗教是基督教,由于他外祖父和母親的緣故,又深受印度宗教的影響,特別是佛教。他對宗教的理解可以從他的《神學摭談》管窺一二。在他看來,“理性者把世界合理化并對它施以暴力。他總是容易變得嚴肅認真。他是一個教育者。理性者一向不太容易相信他的直覺。”與理性者相對的是虔誠者,“虔誠者將世界神話化,又經常不將它當一回事。他總是那么傾向于游戲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