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上班族,還是窮忙族?
更加勤勉地工作是窮忙族抵抗失業焦慮的唯一辦法。忙碌加劇著個體的異化,每天超時工作,薪水卻沒有相應增加,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華麗上班族》
中產階層是“反脆弱”能力最低,最經不起風險打擊的一群人。因為他們只是工作鏈條中很小的螺絲,對組織有高度的依賴性,一旦工作有波動,他們適應新的環境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更加勤勉地工作是他們抵抗失業焦慮的唯一辦法。忙碌加劇著個體的異化,成為“窮忙族”,每天超時工作,薪水卻沒有相應增加,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你到底是華麗上班族還是窮忙族?
張艾嘉編劇、杜琪峰導演的《華麗上班族》票房不如預期,并且因電影穿插了大量歌舞片的因素,口碑也毀譽參半。但撇開這些不說,《華麗上班族》倒是相當精準地把握住了當代職稱生活的種種特點,掀開了光鮮華麗職場背后的殘酷真相,也引發我們對職場生存和中產境遇的思考。
新摩登時代:被工作異化
何為異化?簡而言之,人被對象所主宰和奴役。卓別林自編自導自演的經典作品《摩登時代》(1936)尖銳而形象地刻畫了人在工作中的異化。1920年代的美國處于經濟蕭條時期,失業率居高不下,工人受盡壓榨。查理在一個機器隆隆的廠房里日以繼夜地工作,重復繁重的工作壓得他喘不過氣,他把一切東西當成螺絲釘來擰。人在工作中變得麻木,擰螺釘內化為下意識的動作。
《摩登時代》的一個經典橋段是在流水線上機械勞作的查理不慎卷入了流水線的齒輪鏈條。這個齒輪明光锃亮、機械設計質感十足、機關活現,而卷入其中的查理瘦弱無措、身不由己,但他仍然雙手不停地在繼續擰螺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