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的中國聲音
1972年,30歲的陳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后首批派駐聯合國的外交官。此后,他四赴聯合國總部任職,見證了聯合國與中國從排斥、磨合到合作、共生的全過程。
責任編輯:聶寒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9月22 日抵達美國,展開對美國的首次國事訪問。
作為一名四赴聯合國總部任職的資深外交官,陳健認為,從總體上看,過去中國在聯合國的外交還是應對型的。這兩年,中國外交的主動性、進取性、開拓性是前所未有的。
1949年以來,共有8位中國外交官被任命為聯合國副秘書長,上海人陳健是其中之一。
1972年,30歲的陳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后首批派駐聯合國的外交官。此后,他四赴聯合國總部任職,見證了聯合國與中國從排斥、磨合到合作、共生的全過程。
在聯合國大會現場,他曾聽到鄧小平關于“三個世界”的演講,在人群中和人們一起拍紅了手掌;在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任上,他曾隨江澤民訪問聯合國;2005年胡錦濤訪問聯合國時,他更以聯合國副秘書長的身份站在秘書長安南身邊,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的到訪。
彈指一揮間,43年過去。2015年9月26日至28日,習近平作為中國國家主席首訪聯合國總部。此時,73歲的陳健將坐在距離紐約聯合國總部一萬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北京家中,通過電視機,觀看中國國家元首在聯大上的演講。
初遇聯合國
“感覺是到了一個敵情國家”
南方周末:1974年鄧小平到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演講,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后,中國領導人在聯合國首次亮相。那次演講給你怎樣的印象?
陳?。?/b>鄧小平講話的時候,我在場。那次講話在聯合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演講結束后,人們起立并且長時間鼓掌。在鄧小平的那次演講中,毛澤東提出的劃分“三個世界”的理論第一次在聯合國大會上被闡述。在會上,鄧小平還強調,中國永遠不做超級大國。這兩點加在一起,是很令人震撼的。
南方周末: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第二年,你就到紐約聯合國總部工作了。對你個人來講,當時撲面而來的是新信息和不同觀念吧?
陳?。?/b>我接收的是兩方面的信息。一個是聯合國的,一個是來自紐約的,因為我畢竟是在美國工作。當時,中美還沒有建交,我們甚至為了安全,規定外出必須兩人同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