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書記舉報董事長長虹:豪賭之后,一地雞毛

作為曾經的彩電大王,長虹在屢次豪賭損失慘重之后,一方面要突圍自救,另一方面還要改革以擺脫國企的桎梏。在這起舉報事件背后,隱藏著的是這家彩電巨頭的內憂外患。

責任編輯:顧策

2005年12月27日,香港長江學院首席教授郎咸平在成都演講,長虹CEO趙勇買了3880元的票后坐在第一排聽演講。趙勇對郎咸平在一段時間以來頻頻指責長虹,誹謗他個人的言行進行舉證質問。 (CFP/圖)

作為曾經的彩電大王,長虹在屢次豪賭損失慘重之后,一方面要突圍自救,另一方面還要改革以擺脫國企的桎梏。在這起舉報事件背后,隱藏著的是這家彩電巨頭的內憂外患。

兩個月多前的2015年7月8日,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長虹集團)發出公告,面向海內外市場化招聘公司總經理。這被視為長虹集團國企改革的重要一步。

然而就在當月底,長虹集團總經理、紀委書記楊學軍就在凱迪社區公開指控說,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

一位長虹集團集團內部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網絡公開報案之后,楊學軍和趙勇仍都在正常履職,作為長虹集團的三號、一號人物,甚至還坐在一起開過會,坐在他們中間的是長虹集團二號人物、副董事長劉體斌。

其實楊學軍的舉報早在2012年就開始了,在舉報事件背后,長虹這家昔日的“中國彩電大王”內部究竟發生了什么故事?

預期中的“宮斗劇”并沒有再繼續。除了四川長虹(600839.SH)的兩封公告,和楊學軍針對公告的文字聲明,兩人都沒有再對外多說什么。

無論是主管長虹集團人事、資產的綿陽市委組織部、綿陽市國資委,還是長虹集團內部,都沒有人公開提及此事,打起了“肚皮官司”,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豪賭等離子

四川長虹的財報顯示,2011-2014年間,虹歐公司虧損超過20億元。

“啊,長虹還在做彩電?”2015年年中,周蜀向朋友推薦長虹內購會的彩電時,沒想到遭遇了這樣的尷尬。這讓在長虹工作多年的周蜀很無語。

長虹集團的前身,是一家生產軍用雷達、代號為”780“的軍工企業,1974年抓住“軍轉民”的機遇,啟動中國彩電業第一條生產線。在靈魂人物倪潤峰主導下,長虹分別在1989年、1996年通過主動降價,迎擊“洋品牌”,贏得市場占有率,1997年其市場份額最高去到35%,即中國市場上每銷售三臺彩電,就有一臺是長虹。

國家統計局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的數據顯示,2009年長虹彩電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為16.89%,這是它自1990年以來,連續20年保持國內銷量第一。自那以后,長虹彩電的排名到了前三、接著是前五,而今已經跌落第二陣營。

今天看來,長虹彩電由盛而衰,與其押寶等離子(PDP)有著直接關聯。而在楊學軍對趙勇的舉報信中,長虹在合肥的等離子項目占據了很大篇幅。

2002年年底,四川長虹首席技術官、執行副總裁鄭光清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稱,“隨著視屏顯示技術的發展,產品更輕、更薄,畫質更清晰,功耗更低的液晶電視將會蓋過等離子彩電而成為未來彩電的發展主流。”

此后多數家電企業在平板電視時代到來時,做好了液晶、等離子兩條技術線路的兩手準備。長虹在2007年6月出資9750萬元參股彩虹集團的玻璃基板項目,聯合建設國內第一條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2009年還與臺灣友達光電共同出資1億元,在綿陽組建合資公司生產液晶電視模組。但與其在等離子上的巨資押寶相比,液晶的布局只是小把戲。

2007年4月下旬,一封署名為“四川長虹電器公司多媒體公司設計所十二個設計師”的信,送到了當時四川省省委書記的案頭,這封信從全球顯示器件發展趨勢、等離子與液晶屏幕技術比較、合作方歐麗安公司實力、長虹自身實力四個方面,闡述長虹投資60億進入PDP(等離子)屏的項目,將是一項對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