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學堂】讀過這些科幻書,劉慈欣才寫了三體
作為首個獲得雨果獎的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創作是得益于哪些前人的經典呢?
北京時間8月23日,被稱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第73屆雨果獎在美國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借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
大劉在獲獎感言中稱:《三體》這本書描繪了一個可怕的宇宙。“但是,就像在其他科幻作品中一樣,人類作為一個種族團結了一起來,我們會一同應對這場災難,一同面向未來??吹秸麄€人類將力量聚合在一起,這是只有在科幻小說中才能見到的景象”。
書籍對每個人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劉慈欣作為一名科幻大牛,又有哪些書形塑了他對科幻的理解呢?今天堂主就帶幫你扒一扒。
1、凡爾納科幻小說
[法]凡爾納 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鄧月明 郭麗娜 譯
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讓大劉真正開始對這一領域感興趣。凡爾納的作品多產,涉及面也廣,但大劉對凡爾納描寫大機器的小說更情有獨鐘,像《海底兩萬里》、《機器島》、《從地球到月球》等。“這類小說中所出現的大機器,均以18和19世紀的蒸汽技術和初級電氣技術為基礎,粗陋而笨拙,是現代技術世界童年時代的象征,有一種童年清純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