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愛因斯坦曾經也是難民” 聯合國難民署將募集3050萬美元解決難民問題

截至2014年底,全世界共有5950萬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們,該數字是二戰以來的新高。

責任編輯:李曉婷 實習生 陳夢帆 李昊澤

難民是受害者的同時,也擁有技能和才干。愛因斯坦就曾經是難民。圖為聯合國難民署的宣傳海報。 (聯合國難民署供圖)

截至2014年底,全世界共有5950萬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們,該數字是二戰以來的新高。

2015年9月2日,3歲敘利亞小難民艾蘭面朝下趴在沙灘上的照片,直接觸動了歐洲各國對大量涌入難民的態度改變,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國家開放了對難民的邊境限制,一時之間,劇情進入了一個相對溫馨的章節。但這絕對不是難民問題的大結局,短短幾周時間,極速遞增的難民給歐洲各國帶來的資源、就業、經濟、安全等各種問題持續發酵。

9月4日,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古特雷斯就歐洲難民危機發表的聲明說:“2015年已有超過30萬人冒著生命危險跨越地中海以尋求一條生路。其中2600多人沒能活著到達。”

一方面是大量難民因為戰爭不得不背井離鄉,另一方面,歐洲各國自身就存在經濟、移民、就業諸多現實問題。

就目前歐洲的難民潮問題,聯合國難民署亞太區新聞發言人陳蔚云(Vivian Tan)接受了南方周末的郵件訪問。

聯合國難民署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南方周末:目前全球難民總數有多少?

陳蔚云:截至2014年底,我們最新的全球統計數據顯示,共有1950萬難民(受暴力沖突影響或迫害逃離到其他國家的人),180萬尋求庇護者(已提交庇護申請,但聯合國難民署或是庇護國政府還未最終裁定甄別結果的人),還有3820萬境內流離失所者(因戰亂迫害逃離家園,在本國境內流離失所的人)。

這些數據意味著,截至2014年底,全世界共有5950萬被迫流離失所的人,該數字是二戰以來的新高。

南方周末:在你們看來,這次歐洲最大規模的難民潮,是如何引爆的?

陳蔚云:參考2014年難民主要來源國(敘利亞、阿富汗、索馬里、蘇丹和南蘇丹)的情況,可清晰得知戰爭是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