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的回憶也未必可靠
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對于處理匈牙利事件提出了什么建議呢?這事在代表團的譯員師哲的回憶錄里有一點記述。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56年10月、11月發生的“匈牙利事件”,最后是蘇聯出兵鎮壓下去的。這件事有過一點曲折:蘇聯感到事態的嚴重,已經打算從匈牙利撤軍了,是聽從了中共代表團的主張才改變決策,把正在撤出的軍隊又開進匈牙利去的。那時,劉少奇率領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是應蘇聯的邀請前去討論波蘭局勢的。他們于10月23日晚上到達莫斯科,正好碰上了匈牙利事件爆發,于是蘇共中央也要和他們討論匈牙利事件了。
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對于處理匈牙利事件提出了什么建議呢?這事在代表團的譯員師哲的回憶錄里有一點記述。他是這樣說的:
到了招待處,他們既不讓我們洗一把臉,也不讓我們喝一口水,赫魯曉夫就把代表團成員拉到桌子周圍坐下,他把在車上對劉少奇說的話重復了一遍。完全是一副六神無主的樣子。當他說到在匈牙利的全部蘇軍家屬和部分蘇軍已經撤出布達佩斯,撤向邊境時,似乎是一種“安慰”我們的口氣。
鄧小平未等赫魯曉夫把話說完,就斬釘截鐵地說:“不能撤退!撤走了帝國主義就進來了。要站穩腳跟,堅守崗位!紅軍這么大的力量,還對付不了那么幾個反動派?!”他的具體意見是:第一,蘇軍不能撤出匈牙利,不應把革命陣地拱手送給敵人;第二,全力扶持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