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的變革:打仗就像搭積木?
在世界范圍內,軍隊變革是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一個國家需要多少軍隊,從根本上說是由國家面臨的戰略安全環境與社會經濟能力所決定的。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當地時間2015年5月11日,格魯吉亞Vaziani訓練區域,美國和格魯吉亞聯合軍演正式拉開帷幕。
在世界范圍內,軍隊變革是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一個國家需要多少軍隊,從根本上說是由國家面臨的戰略安全環境與社會經濟能力所決定的。
將目光投向美俄兩個大國,美軍一直是變革的引領者, 裁軍也一直是俄羅斯軍隊改革的主要方向,但也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透過這兩個大國的軍隊變革,我們或許可以獲得一些啟示。
戰爭正在變形,美國率先掀起新一輪軍事變革,各軍種也各有招數:陸軍飛起來,空軍藏起來(隱形),海軍則向著兩棲化發展,它們卻又有著共同的發展路徑:模塊化。
猶如張開的“網”,太空、信息、網絡等新的作戰元素,也不斷被嵌入美軍聯合作戰指揮體系。這些理論或設想,紛紛為各國軍隊研究、模仿。
戰爭一直在變形,許多國人直呼,看不懂。
如今,美軍有一百三十余萬人,面對來自全球不確定的對手、不確定的戰場、不確定的戰爭樣式,卻能“招之即來,來則能戰”。美軍高效行動的背后,潛藏著一條高效的指揮鏈。
2011年6月,阿富汗瓦塔普爾山谷,美軍發起“落錘”行動,來自空軍的聯合戰術空中控制員和旅屬聯合火力觀察員,已嵌入陸軍的連排分隊,他們直接召喚、引導空地聯合火力打擊。
這意味著,美軍聯合作戰不僅直達連排分隊,還跨越了軍兵種。
其實,美軍作戰指揮體系變革也已持續百余年。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攻打圣胡安山的戰斗中,美軍首次暴露出聯合作戰指揮體制上的詬?。何靼嘌朗剀娨烟幵诿儡姶笪餮蠓峙炾牭呐炁谏涑讨畠?,它們卻遲遲沒有開炮。結果,這場戰斗美國陸軍傷亡尤為慘烈。調查發現,擔任主攻的陸軍將領并沒有請求海軍火力支援,海軍也沒有積極參戰。1903年,慘痛的教訓催生出 “陸海軍聯合委員會”(參謀長聯席會議前身),旨在解決陸軍與海軍協同。
當地時間2013年3月7日,韓國京畿道,駐韓美軍士兵參加直升機繩降訓練。
即插即用的“模塊”
1991年初,海灣戰爭中,美軍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猶抱琵琶半遮面。2003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