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馮牧叔叔
馮牧默默地送給我一件他穿過的舊軍裝,還送我一把云南兄弟民族打制的匕首,配有精美的皮鞘。他對我說:“荒原有狼,帶上防身用?!?/blockquote>責任編輯:朱又可
1991年夏,馮牧在鄂西。
馮牧默默地送給我一件他穿過的舊軍裝,還送我一把云南兄弟民族打制的匕首,配有精美的皮鞘。他對我說:“荒原有狼,帶上防身用。”
作為作協黨組副書記,他在會上說:“我們在‘反右’及‘文革’等運動中吃盡了以言治罪的苦頭,怎么今天還要用這一套來整有錯誤的年輕人呢?”
他給我一件他的舊軍裝
1964年的夏末,17歲的我個人命運的重大改變突兀而至——我要到北大荒去當農工了。
為何說是“突兀”呢?因為我當時剛初中畢業,并以不錯的成績考上本校(北京景山學校)高中。從決定下鄉到上火車只有不到半個月時間,很是匆忙。全大院的人們都頗覺意外,出于那個“表態”時代的需要,許多叔叔阿姨紛紛送給我筆記本,這些大小不一的筆記本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在扉頁上寫下了時代流行語:諸如“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身居茅屋,放眼全球;腳踩淤泥,心懷天下”“做一個革命的紅色接班人”等等。有一位我平時從未說過話的成年人也拉我坐在院子里的石階上,正經八百地勸勉我去了要“要求進步,靠攏組織,聽領導的話,早日入團入黨”。
馮牧叔叔什么這類的話都沒說,只是默默地送給我一件他穿過的舊軍裝,那軍裝四個兜、肩上帶有佩戴肩章的扣眼,已經洗得發白了;還送我一把云南兄弟民族打制的匕首,配有精美的皮鞘。他對我說:“荒原有狼,帶上防身用。”到了北大荒,軍裝被人們借來借去演節目用,很快不知所終。匕首也被單位領導看中,以“年輕人拿著不安全”為由收歸己有。但每當我想起馮牧叔叔此舉,腦際都會回蕩起那首俄羅斯歌曲《我親愛的母親》的旋律,這是蘇聯電影《青年時代》插曲,是馮牧叔叔的侄子三保哥當年教會我的。
那歌詞是:“當年我的母親,通夜沒合上眼睛,伴我走遍家鄉,為我一路送行。在那拂曉的時分,她送我踏上路程,給了我一條繡花手巾,她祝我一路順風……”
我的父親(郭小川——編者注)當時從外地匆忙趕回北京,參加《東方紅》音樂舞蹈史詩朗誦詞寫作組的工作,只來得及給我打過一個電話。我上初中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