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將建國際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以“山地旅游•綠色運動•同向發展”為主題的首屆國際山地旅游大會今日上午在貴州省興義市開幕。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的147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國家有關部委,境內外旅游管理機構、旅游企業、航空公司、金融及投資機構、主流媒體等近千名嘉賓,將在今明兩日圍繞山地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消費、投資等主題發表主旨演講并開展建設性研討。
貴州省委書記、省長陳敏爾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表示,貴州將全力打造以民族文化和山地生態為核心價值的貴州山地旅游品牌業,把山地旅游打造成為具有全域全景理念的大產業、承載核心文化價值的主載體、拉動山地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努力將貴州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世界旅游組織榮譽秘書長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瑞士洛桑大學教授,世界旅游組織滑雪、山地旅游和冬季運動資深顧問彼得•科勒,亞太旅游協會(PATA)前主席斯科特•斯伯努,法國參議院議員、法國阿爾卑斯法語區薩瓦省地區部門副主任、薩瓦省尚貝里市的副市長米歇爾•鮑瓦德,著名旅游專家、國際旅游投資協會副會長劉鋒等5位嘉賓進行主題演講。
發布《國際山地旅游貴州宣言》
2015年10月10日,首屆國際大地旅游大會在貴州興義召開,來自世界20個國家和地區的旅游業界及專家學者就國際背景下的特色化山地旅游發展作了深入研討,取得具有開創性、前瞻性和引領性成果,達成以下共識:
大會指出,山地是重要的地表形態、生態系統、生活空間,也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山地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4,世界75%的國家擁有山地,山地環境中的自然與人文資源是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
山地旅游是集觀光、休閑、度假、康體、娛樂、教育為一體的現代旅游形式,在全球旅游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應共同推動山地旅游健康發展。
大會呼吁,良好的山地生態系統對山地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深刻影響和重要作用。但是,在全球大規模的工業化推動生產力發展、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人與山地環境的和諧友好關系也受到嚴峻挑戰。加強山地環境保護,維系山地生態系統,促進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持續發展刻不容緩,我們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寶貴的山地環境。
山地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泉,山地生態的復雜性、脆弱性告誡我們在發展的同時應樹立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觀,在規劃、開發、管理等方面,應把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山地旅游參與者的環境意識。
大會強調,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從事各種人類活動的舞臺,山地不僅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也包含獨特的人類文化遺產,山地旅游應充分挖掘和體現當地的文化、歷史、宗教、民族特色。山地是當地人的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山地旅游應該成為脫貧的重要方式,大力促進社區參與,不斷改善社區居民生活。政府應制定促進山地旅游發展的相關政策,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優化旅游產品,讓山地旅游既能為民眾帶來獲得感、為游客帶來愉悅感,又能讓青山長在、綠水長流,生態長美。
大會認為,不同國家和地區應該以平等、包容、合作的精神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各地在山地旅游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應進一步促進國際合作,使國際山地旅游合作平臺機制化,形式多樣化,共享山地旅游發展經驗和商機,共同堅守生態和發展底線,讓山地旅游成為保護山水、傳承文化、造福民眾、推動發展的重要載體。
大會倡議,山地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力的智力支撐,需要匯聚政府、商界、學界、媒體、民間及其它各界領導者、參與者開展交流與合作,傳播山地旅游先進理念,分享山地旅游成功案例,匯集山地旅游實踐經驗,促進山地旅游政策完善。
貴州是典型的山地省,是山地旅游研究和實踐的理想選擇,應匯聚推動山地旅游發展的各方力量,助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和休閑度假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