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潤生:不僅是農民的朋友

2011年以后,杜潤生長期住院,王岐山仍堅持每年去看他,在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后也是如此。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原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潤生,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農村包產到戶政策最重要的推手,上世紀影響深遠的五個“一號文件”就是在他的主持下起草的。 (CFP/圖)

杜潤生一輩子多次當秘書長,在學識和智慧之外,還有能力強、人緣好的優點,特別是善于協調各方關系。

2011年以后,杜潤生長期住院,王岐山仍堅持每年去看他,在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后也是如此。

沒能送杜潤生最后一程,是原國家科委副主任吳明瑜心中的一大遺憾。

10月9日清晨5點半,杜潤生的女兒致電吳明瑜,說老爺子快不行了,醫生估計挺不過早上7點。吳明瑜立即起床,6點半趕到北京醫院,但還是晚了,杜潤生已于6:20去世,享年102歲。

健在的原中顧委委員又少了一位。這位原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農村包產到戶政策最重要的推手,上世紀影響深遠的五個“一號文件”就是在他的主持下起草的。

由于在推進農村改革進程中的貢獻,杜潤生被稱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不過他自己并不認可。2005年他的著作《中國農村體制改革重大決策紀實》出版,他堅決不同意使用上述字眼,但也沒做過多解釋。

“外公是個低調的人。”杜潤生的外孫杜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老人晚年也很少提起他的過去。

知識分子“初步紅”

杜潤生原名杜德,1913年生于山西太谷。新中國成立戰爭中,就開始從事農村工作,領導所在地區的土地改革和農民運動,先后擔任中原局秘書長、華中局秘書長。

杜潤生的一生,多次擔任過秘書長這一職務,新中國成立后他先是擔任中南局秘書長兼中南軍政委員會土地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在土改中給毛澤東留下了不錯的印象。1953年1月,杜潤生上調北京,就任新成立的中央農村工作部秘書長,成為鄧子恢的助手。

1956年,張勁夫調任中科院黨組書記,遂邀請杜潤生到中科院工作,擔任黨組副書記兼秘書長。

杜潤生是時任張勁夫秘書的吳明瑜在中科院認識的第一個人,此后五十多年,兩人一直保持密切聯系。小杜潤生17歲的吳明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都知道杜潤生一生為農民、農村呼喊,但實際上杜潤生也是知識分子的朋友,他在中科院工作了10年,寫了很多為知識分子呼喊的文章,也保護了一大批知識分子。

1957年反右斗爭開始后,華羅庚等6位科學家簽名的《對于有關我們科學體制問題的幾點意見》受到批判。為了保護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