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的規矩
一個貿易架構居然引發如此激烈的爭論,要弄清孰是孰非,恐怕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TPP到底是什么?
責任編輯:聶寒非
什么是TPP?
TPP不僅是純粹的自由貿易區的概念,也涵蓋了對各參與國間關于市場金融監管的政策,包括經濟立法、經濟透明度、反貪污、金融改造、產品標準統一,甚至環保評估標準等一系列的一體化。套用一句中國的古語,就是“車同軌,書同文”。而這個標準,則勢必由美國來主導。
“美國版TPP”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和美國-歐洲間曠日持久扯皮、尚未達成的“跨大西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IP)一起,構成以美國為內核的貿易自由化(對內)/貿易排他化(對外)經濟體系,從而取代在美國看來越來越難以駕馭的WTO舊框架。
當地時間2015年10月6日,美國亞特蘭大,從美國高調介入起,折騰了近4年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框架協議,總算“落地開花”——在經歷3個延長期和多次周折之后,12個與會國終于簽署了協議。
對于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協議,人們給予了不同的解讀:有人歡呼是“自由貿易原則的勝利”、“誕生了世界最大自貿區”;也有人指責它是“又一個最大的變相集體性貿易壁壘誕生”;有人認為是“經濟一體化的成果”;也有人斥之為“政治考量壓倒經濟的表現”……
更有趣的是,協議簽字僅兩天后,美國前國務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中呼聲最高的希拉里·克林頓居然高調抨擊TPP。要知道,她不僅和一力促成TPP的奧巴馬同屬一個黨,TPP的“美國化”更是她當初國務卿任上的得意之作。
一個貿易架構居然引發如此激烈的爭論,要弄清孰是孰非,恐怕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TPP到底是什么?
TPP如何“美國化”的
如今談到TPP,人們往往會習慣地將之稱為&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