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頓:一個老派經濟學家的野心
迪頓并未沉迷于微觀調查數據,他從未放棄對社會加以總體認識、整全認識的努力。所有這些具體問題的研究,都折射出迪頓那種貫通微觀、宏觀、實證等幾大經濟學科門類的巨大野心和傳統做派。
責任編輯:顧策 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朱麗惠
迪頓并未沉迷于微觀調查數據,他從未放棄對社會加以總體認識、整全認識的努力。所有這些具體問題的研究,都折射出迪頓那種貫通微觀、宏觀、實證等幾大經濟學科門類的巨大野心和傳統做派。
老派學者
諾貝爾經濟學獎常被視作“終身成就獎”,以往得獎的學者在得獎時往往已退出學術第一線??山衲甑墨@獎者安格斯·迪頓從1970年代活躍至今,兩年前剛出版力作《逃離不平等》,今年還在持續發表高質量論文,他的獲獎實至名歸。
迪頓的獲獎,很自然地使人聯想起這些年逐漸變熱的“新發展經濟學”。麻省理工學院一些知名學者領銜的團隊,主張采用隨機對照實驗(RCT)的方法,在非洲、拉美、印度等地廣泛開展田野實驗,微觀地、具體地研究貧困地區人們的實際經濟行為。這類方法在當下極為盛行??烧嬲私獾项D的工作后就能明白,他是個有些“老派”的學者,對這些新方法有所保留。他曾表示,如果缺乏理論基礎,不了解經濟運作的基本機制,隨機對照實驗只可能得到很膚淺的結果。
要全面理解迪頓的思想,必須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