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定義“癌癥村”環境健康:缺乏高質量的監測數據

我們還缺乏高質量的環境監測數據,在談到環境對人體健康危害時,容易出現謬誤。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楊凱奇 唐歡 邵啟月

朱彤 (新華網/圖)

2015年8月和9月,“綠色傳媒研究獎學金班”的第一、第二期落下帷幕。這項公益培訓計劃是由南方周末發起,合作機構有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健康與環境傳播研究所,共有逾四十家媒體的一線環境編輯、記者和管理者參加,近二十名環境、傳媒等領域的高級官員、權威專家親臨授課。在這場專業領域的饕餮盛宴中,授課老師都提出了獨到見解。在此摘錄重點,以饗讀者。

現在學界已有共識,約10%的疾病完全由遺傳產生,剩下是環境或環境和遺傳交互作用產生的,可見環境對于健康造成的影響很大。不過,對于醫學界來說,遺傳以外的都叫環境,例如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等。環境學界更關注的則是環境污染。

可我們在談到環境對人體健康危害時,容易出現謬誤。例如媒體常常報道的癌癥村,有張1990年代中國患腫瘤死亡的人數地區分布圖顯示,沿海一帶得腫瘤的人數高,但這不能說明沿海一帶更容易得癌癥,也不能進一步推斷,沿海發達地區空氣污染比較嚴重,進而導致癌癥較高。

其實,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