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媽還是原來的大媽嗎?
雙十一將至,有媒體已經用上了“有一種力量叫堅韌,有一種購物叫血拼,當堅韌的中國大媽遇到雙十一,將在互聯網上創造怎樣的奇跡呢?”網絡上關于中國大媽的新聞隨處可見。
雙十一將至,有媒體已經用上了“有一種力量叫堅韌,有一種購物叫血拼,當堅韌的中國大媽遇到雙十一,將在互聯網上創造怎樣的奇跡呢?”網絡上關于中國大媽的新聞隨處可見。
“中國大媽”是網絡上引用美國媒體調侃國內中年女性大量收購黃金引起世界金價變動而來的一個新興名詞?!度A爾街日報》甚至專創英文單詞“dama”來形容“中國大媽”。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中國大媽們難以言喻的痛與苦。
如今的新聞,若沒有大媽出現便會覺得枯燥不堪,大媽倒是不負輿論之望,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登上新聞熱搜榜。無論是跳廣場舞徒手射落無人機的凌厲,還是搭乘公交的霸道,大媽們次次出場都能準確無誤地扎在輿論的心坎。時間一長,輿論對大媽也不再為尊者諱。
難道你大媽真的不是原來的大媽了?難道她們能夠像川劇變臉一樣隨時轉換?恐怕事實并非如此簡單。
為何大媽們變得臭不可聞?
農耕文明時代,由于物理媒介傳輸渠道不存在,沒有電視,也沒有電話,更沒有網絡。人們相互之間的往來是真實社群化的,且工業文明尤其是信息時代來臨之后,社群化的人際關系被徹底打破,世界一下子變成了地球村,足不出戶的你就了解了天下以及擁有了很多的朋友??梢哉f,電子媒介充當了人與真實環境的中介。
但隨即問題也就產生了。電子媒介除了給人類提供了人際交往以外,每天還為我們源源不斷地的提供著社會信息。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去了解身外世界,絕大多數人只能通過新聞供給機構這個電子媒介來了解世界,然后又根據這些信息,來規范自己在社會上的行為。這里列個最常見的例子:
如今一些年輕人在地鐵或者公交里,面對上來的一些大媽大叔,可以心安理得不給他們讓座。因為此刻年輕人可能正在看一則關于大媽的負面信息,而且在此之前他已經看過不少類似的消息。他的內心會不自覺的產生一種思維,你跳廣場舞那么賣力,難道會沒有力氣站一下嗎?但實際上這個大媽可能剛從醫院檢查身體出來。
這告訴我們,電子媒介時代,人的行為已經不再是對客觀環境及其變化做出的反應,而是對新聞機構提示的某種&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