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跑多年的村上春樹如果知道這些就好了
為什么各主要語種公認的“最好”作家,都沒有獲獎,例如英語的喬伊斯,漢語的魯迅,俄語的托爾斯泰。
2012年7月22日,鮑勃·迪倫在法國卡賴普盧蓋表演。
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公認最高級別的文學獎項,自然地,它也理應頒給最好的作家、最好的作品。但為什么各主要語種公認的“最好”作家,都沒有獲獎,例如英語的喬伊斯,漢語的魯迅,俄語的托爾斯泰。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要怎樣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京時間10月13日晚間,瑞典文學院宣布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
官方授獎詞是,“鮑勃·迪倫為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帶來了全新的詩意表達方式。”
這已經不是鮑勃·迪倫第一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了。不過這一結果出來后,大呼意外之余,很多人還是替村上春樹心疼30秒——自2009年以來,他連續8年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然而年年上榜,年年陪跑。
從公布之前博彩公司的賠率、專家與媒體的預測,到公布之后各路書評人與獲獎人的“裝熟”、一二三四五地分析為什么是這個作家獲獎,順便為那些“陪跑”的作家表達下悲情……這幾乎成了一種模式。
這個模式之所以能夠數十年來顛撲不破,主要歸咎于諾貝爾文學獎的“難猜”,畢竟文無第一,何況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并非意味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者沒有共同特征,現在用大數據告訴你,那些年獲得諾獎文學獎的作家們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特點?
小八卦:不到60歲就別想諾獎了
首先,這不是一句玩笑話——你得好好活著。
諾貝爾的遺囑倒沒有明確指出不頒給已故的人,但從1974年起,諾貝爾獎基金會修改了章程,規定諾貝爾獎不能頒發已故的人,除非獲獎人是在獎項已經宣布之后去世的。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文學獎共頒給113位獲獎者,但只頒給一位已故作家:瑞典詩人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1931年)。
不過,假設你還太年輕,那你獲獎的概率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鮑勃迪倫今年75歲。近二十年來,文學獎獲得者的平均年齡在65-70歲之間,尤其是2007的多麗絲·萊辛、2011年的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與2013年的艾麗斯·門羅,獲獎時都已經是過80歲的高齡了(多麗絲&mi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I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