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藝術那算什么黃金年代? 張宇談中英音樂劇合作
把這部劇帶進中國的中國對外演出公司董事長張宇預計,《劇院魅影》最終的票房將接近1億,而這出劇的總投資為8000萬。
責任編輯:李曉婷 實習生 吳碧影 陳夢帆 嚴鼎
《劇院魅影》舞美復雜。裝臺花了20多天,廣州大劇院多功能劇場為此一個月沒安排演出。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就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來自英國的音樂劇《劇院魅影》正在廣州大劇院演出。
《劇院魅影》舞美很復雜。裝臺就花了二十多天。來自粵港澳的六七萬名觀眾,觀看了這出由一百多名演員出演、裝置著150個機械舞臺暗門、每天耗費280多枝蠟燭、每場使用250公斤干冰的“豪華音樂劇”。他們預計將貢獻四千多萬票房。
把這部劇帶進中國的中國對外演出公司董事長張宇預計,《劇院魅影》最終的票房將接近1億,而這出劇的總投資為8000萬。
一個月前,劉延東副總理到英國訪問,在“中英兩國人文戰略對話論壇”上發表了關于中英文化交流的主旨演說。張宇也參加了那次論壇。
(以下為張宇自述)
美國第一英國第二這是個錯誤
論壇上,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南岸藝術中心的朱迪。他說:“很多人認為辦好劇院需要的是能力,但我認為需要的首先是熱情。沒有熱情,光有能力那是冷冰冰的東西,而劇院恰恰不能冷冰冰。”
上次他隨英國財政大臣來華,在一個兩國文化界的見面會上,我就專門找他聊天。這人很有思想,竭盡全力想讓南岸藝術中心成為倫敦最大的公共文化空間,這一點我非常向往。
南岸藝術中心有點像國家大劇院,是個多劇場劇院。在英美,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