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候選城市:財政投入增數倍,全民總動員 海選能否打造“中國好安全”?
除了在食藥領域實施飛行檢查、抽檢信息公開等一系列的“自上而下”的剛性措施外,中央政府希望借由 “食品安全城市”評選這類柔性手段,將監管的“手”深入基層。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邵啟月 楊凱奇 唐歡
威海市華峰果業創始人岳見東向考察團講解蘋果種植技術,最近他們每周都會迎來參觀考察團
除了在食藥領域實施飛行檢查、抽檢信息公開等一系列的“自上而下”的剛性措施外,中央政府希望借由 “食品安全城市”評選這類柔性手段,將監管的“手”深入基層。
進入2015年,威海市新型農業合作社華峰果業的果農岳德剛,幾乎每周都能看到參觀考察團,而最近他們將迎來最重要的客人。
2015年10月20日,全國食品安全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工作現場會在山東威海舉行,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及來自全國食藥和農業口的230多位監管人員參會。兩天日程中,有一個整天的時間給了參觀考察,華峰果業正是示范考察點之一。
在食藥領域實施頻繁飛行檢查、抽檢信息公開等一系列的“自上而下”的剛性措施之外,國家食藥總局希望借由“評選食品安全城市”這類柔性手段,將監管的“手”深入基層。
但“柔性”手段,也使擔憂和壓力陡增。食品安全問題的輿情導向特點,每一步都可能是“地雷”。威海市參選食品安全城市“不是一點擔心都沒有”:“萬一青島大蝦這類輿情事件,在我們威海發生怎么辦?”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此次評選目的有二,一是讓“創城”作為激勵地方政府的“抓手”,二是將試點治理基層食品安全的模式和經驗向全國推廣。
現場會上,汪洋在發言中強調,要“總結推廣山東等地試點工作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