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利他懲罰”也遭罪
利他懲罰的對象是那些破壞合作關系的個人,懲罰結果對整個群體有益。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湯欣
利他懲罰的對象是那些破壞合作關系的個人,懲罰結果對整個群體有益。
有一篇《杭州游客阻止插隊反被打落牙 景區稱系“個人行為”》的報道說,杭州市民黃先生(化名)在紹興大香林景區游玩時,因制止買票插隊被插隊者打落牙齒,他妻子來拉架,也被那人重重推倒,后腦勺著地。
可以說,黃先生的行為和遭遇是一個“第三方懲罰”的特例。第三方懲罰(third-party punishment),又稱“利他懲罰”(altruistic punishment),一般是指,A損害了B,如果B懲罰A,那就是第二方懲罰,如果B沒有采取懲罰行動,而本可置身事外的C卻出面干涉,那就是第三方懲罰(主要是公開批評)。如果事情根本與C無關,C出頭介入不是為了他自己的私利,那么,他的介入便是利他性質的行為。
黃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