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掌上的洪秀柱與提線的朱立倫
什么時候國民黨才能夠真正想清楚,政黨最重要的資產是什么?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湯欣
什么時候國民黨才能夠真正想清楚,政黨最重要的資產是什么?
2015年9月17日,國民黨臨全會,專門為換一個人召開的大會。洪秀柱提前的背影,朱立倫遲到的出場,一切都在證明國民黨還是那個國民黨。
最佩服國民黨的淡定和從容:廚房再亂,端出來的菜仍然碟是碟、碗是碗。一個個衣冠楚楚,一切都井井有條。每個人的演講幾乎都無懈可擊,臺詞近乎完美,提示人們這是一場表演。不過,只要劇本被導演過,就會留下痕跡。真正的信息,埋伏在文本之中,意旨卻在文本之外。
先看第一人稱。洪秀柱演講全文出現39次“我”、15次“秀柱”,僅出現20次“我們”。朱立倫演講全文出現46次“我們”,僅出現8次“我”,沒有自稱“立倫”。一個訴諸情懷,一個展現胸襟。不禁令人聯想到項羽的《垓下歌》和劉邦的《大風歌》。項羽秀力氣,劉邦借風云,一個嘆息女人和馬,一個在意猛士和四方。
但如果這樣解讀洪秀柱,那是輕看了這個女人。所謂“孤臣可棄,但絕不折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