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是工業4.0的天然合作伙伴” ——訪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
工業4.0方面,德國和美國的目標是一樣的,但是切入點不同,德國和美國的實現方式是競爭性的。中國和德國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因為我們出發點相同,制造業是我們共同的出發點。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
工業4.0方面,德國和美國的目標是一樣的,但是切入點不同,德國和美國的實現方式是競爭性的。中國和德國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因為我們出發點相同,制造業是我們共同的出發點。
2015年10月2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將訪問中國。她此次訪華的重要內容之一,將是和中國政府談中德工業4.0的合作。工業4.0就是將互聯網、信息和工業結合在一起,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在默克爾總理訪華前,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在工業4.0問題上,美國和德國的切入點有所不同,美德的實現方式是競爭性的,而中國和德國的切入點類似,因此中國是天然合作伙伴,而廣東有望成為中德工業4.0合作的先鋒之一。
制造業是中德工業4.0共同的出發點
南方周末:默克爾總理將于本月29日來華訪問,其中一項主要內容就是和中國談合作搞工業4.0。信息產業最發達的應該是美國,為什么德國選擇中國而不是美國作為工業4.0的合作對象?
柯慕賢:工業4.0的概念是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將互聯網、信息和工業結合在一起。在這個領域中,日本、韓國、德國、美國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但是有兩個不同的切入點。美國的強項是互聯網信息化,德國的強項則是制造業;德國和美國的目標是一樣的,但是切入點不同。舉個例子,比如要造應用信息技術的汽車有兩種制造方式。一種是制造業的公司引進信息技術,另一種是像谷歌這樣的信息技術公司將其業務拓展至制造業、引進制造業。
至于中國,它的互聯網業越來越發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