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明暗大戰
在人民幣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之間驚心動魄的多空對戰中,關系到人民幣“國際定價權”的新型匯率機制正在悄然變化。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一覽。
? 編者按
香港正在上演的人民幣價格戰和內地的“7萬億貨幣大放水”傳言,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卻被匯率和貨幣政策的機制緊緊捆在一起。
人民幣一頭連著國際匯率,一頭連著國內利率。但過去多年逐漸固化的那套方程式,正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與世界形勢變化而在動蕩中尋找著新的平衡。
人民幣匯率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間劇烈搏斗之時,往年由巨額外匯占款引發的人民幣被動投放減少,中國央行也由此推出了一套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籃子,以形成新的匯率-利率聯動機制。
這些變化隱秘、復雜,充滿著各種技術術語,但它深遠影響著人民幣的價格,并實際上將影響到每個國人,對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來說更是意味著全新的機會和挑戰。為此,本期南方周末金融版特推出專題“人民幣新方程式”,進行解讀。
在人民幣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之間驚心動魄的多空對戰中,關系到人民幣“國際定價權”的新型匯率機制正在悄然變化。
人民幣大戰
被“逼空”的對沖基金們瘋狂拆借,香港銀行間人民幣拆借利率驟然飆升,同時帶動人民幣離岸匯率的飆升。
人民幣究竟值多少錢?一場驚心動魄又影響深遠的多空博弈正在外匯市場上悄悄進行。
導火索要從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一次性下調匯率中間價說起。被人民幣突然貶值“嚇了一跳”的國際市場迅速進入應急狀態:從大宗商品到各國貨幣應聲而跌,全球“貨幣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在多重利空預期引發的資本外流推動下,8月份中國外匯儲備創記錄地減少了939億美元,以至投資者已經在計算中國央行的外匯“彈藥”是否足以支撐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中國央行則以空前力度動用外儲為人民幣匯率“護盤”:8月即期外匯市場交易額飆升到10900億美元(前半年平均值僅為6051億美元),并通過駐港金融機構與國際做空資本展開“對決”——據財新網引述學者估算,在8月11日之后的20個工作日里,央行投入外儲干預規模約2000億美元。
而據最新公布的央行外匯數據顯示,9月份央行外匯占款減少415億美元,同時金融機構全口徑外匯占款下降約1150億美元,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