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在家總共住了七個晚上” ——援藏干部的故事
“廣東援藏干部先后建成了一大批市政、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特別是農牧區安居房、學校、醫院等基層基本公共服務項目,使西藏發展‘瓶頸’大為緩解”。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波密縣的天麻基地,被當地人稱為“天麻局長”的援藏干部肖國鑫正在查看他帶領當地群眾種植的天麻。在西藏他一待就是近6 年,作為林芝地區波密縣農牧科技局副局長,通過他的帶領,波密縣三分之一群眾種植天麻。
2015年9月25日,夜已經深了。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魯朗鎮一個村莊的一間板房里,49歲的援藏干部蔡家華還在和他的同事們討論魯朗旅游小鎮的建設情況。
這個板房也是蔡家華和同事們在工地上的宿舍??煲^中秋節了,在許多人和家人團聚的時刻,他們卻不得不留守在異鄉的工地上。
49歲的蔡家華是廣東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的領隊,是林芝市的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在過去的2年里,蔡家華終日所想的,莫過于如何讓“魯朗小鎮”如期交工。
之前,為了踏勘魯朗小鎮的旅游規劃,蔡家華曾多次騎馬翻越4500多米的德木雪山和雅屹河谷,一走就是七八個小時,“由于林密路滑,我也從馬背上摔下來過。”蔡家華說。
按照計劃,明年5月魯朗旅游小鎮將進入試運營階段,蔡家華和他的同事們必須與時間賽跑。資金、材料、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