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標價腰斬,屢創最低紀錄垃圾焚燒低價搶標:“超出底線”
三線城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頻頻低價中標,中標價半年內幾乎腰斬,最近的江蘇高郵項目再創新低:26.5元/噸。投標時競相低價,運營時卻高喊虧錢。另一個怪相是,后期運營中,一些企業和政府討價還價,提高垃圾處理費。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邵啟月 楊凱奇 唐歡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要中標,得用低價抓住政府的心。圖為山東日照垃圾焚燒發電廠工作場景,與文中所述項目無關。
三線城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頻頻低價中標,中標價半年內幾乎腰斬,最近的江蘇高郵項目再創新低:26.5元/噸。這與不少業內人士測算的保守價格60-80元/噸相去甚遠。
投標時競相低價,運營時卻高喊虧錢。另一個怪相是,后期運營中,一些企業和政府討價還價,提高垃圾處理費。
“低價、高質,這在目前國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或許需要打上一個問號。”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院長張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低價”已成事實。
張益所說的低價,是指2015年10月14日,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下簡稱天津泰達)以26.5元/噸的垃圾處理服務費中標江蘇高郵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而在此前的2015年8月,已有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綠色動力)低價中標安徽蚌埠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價格是26.8元/噸。
26.5元/噸,是當前行業內的最低報價。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云甚至用“超出底線”來形容這一中標價。
一般來說,企業通過招投標承接各地政府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上述價格亦是企業的中標報價。近年來,這一報價在不停刷新紀錄,此前在2015年6月,江蘇新泰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光大國際中標價48元/噸,就已讓業內人士震驚。
多位接受采訪的垃圾焚燒業內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60元到80元/噸,才是業內公認比較合理的垃圾處理服務費報價。
業內人士提出“低價難以高質”的質疑,一旦出現環境污染問題,則會加深周邊居民對垃圾焚燒的不信任度。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會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形成低價惡性競爭。
“從投資的角度考慮,這樣做本質上則是把投資者的錢拿來,做了一個不賺錢的項目。”首創環境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徐進軍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徐進軍根據自己的從業經驗判斷,這樣的價格甚至無法覆蓋成本。首創環境并無參與上述兩個項目招投標。
由于垃圾焚燒項目需經歷二至三年的建設期方才投入運營。如果低價中標繼續發展下去,上述擔憂或將在兩三年后開始顯露。
政府青睞&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