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中國如何與西方對話】奧運圣火傳遞受干擾引發的戰略反思
明明被人冤屈和侮辱,明明黑白被顛倒,中國卻無處申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世界各國對華政策為什么會發展到現在這一步?今后中國在戰略和政策上應該如何調整?
責任編輯:鄧瑾
●全球化之下的經濟與政治不可分割。全球化要求中國的政治環境也要出現調整和改變
●中國的政治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化,除了執政黨主導的政治一極,大眾參與的民族主義政治的一極之外,中國缺少一個具有國際地位的精英政治、精英文化階層
●中國的一個當務之急,是必須培育出一個有效的政治群體,這個群體必須客觀且理性,懂得國際語言和溝通習慣,有權威,有地位,能夠擔負起向西方社會老百姓做解釋工作的重任。而且,這個群體在一定程度上要有信譽,尤其是要為西方社會所信任
●懂得宣傳,并不等于懂得信息,更不等于懂得信息戰。實現宣傳目的,只要會限制輿論就成了;但要實現信息的全球流動,就還必須有組織,有活動,有人物
崛起的中國和世界良好溝通還存在制度性隔閡 CFP/圖
海外華人集會支持北京奧運 CFP/圖
中國在2001年7月13日晚申奧成功之后,大概沒有想到今年會在國際上受到前所未有的反對和挑戰。在絕大多數普通中國人和中國政府官員的心中,北京申奧成功是中國在國際舞臺登上新臺階的象征,是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獲得了新的承認的標志。申奧成功與中國加入WTO一起,象征著中國已成功與國際接軌,在許多中國人的心中,開始醞釀又一個漢唐盛世的夢想。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奧運會臨近之時,以拉薩發生騷亂事件為導火索,西方國家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反華浪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