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理成了“李老師”,這些年,李克強一共上了幾堂課
2015年10月23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中央黨校就當前經濟形勢做了報告,這也是他上任以來第三次公開講授的經濟課。
責任編輯:李梁
資料圖:李克強
2015年10月23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中央黨校就當前經濟形勢做了報告,這也是他上任以來第三次公開講授的經濟課。
一位中央黨校教授向時務通訊(公眾號:shiwutongxun)表示,自己是頭一天接到參會通知,但是并未告知是總理過來講課,到了會場才發現是總理過來講課。
過去兩年,李克強一直保持著一年一堂經濟課的頻率,2013年10月在中國工會十六大為工會代表授課,2014年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為兩院院士授課。
三次經濟課,時長都在一至兩小時不等,李老師每次都是脫稿講課,并且一口氣百十個數據脫口而出。
今天,時務通訊(公眾號:shiwutongxun)就帶大家回到李老師的這三堂“經濟課”。請大家認真聽講,課后還有作業哦!
幽默的“數據控”
如果,李克強總理真的做了老師,相信他的課堂幾乎沒什么人想逃課,因為他一開場就能深深得抓住你的耳朵。
2014年,李老師來上課的路上下了一場雨,于是乎這場雨就成了李老師的開場白:
“我來會場的路上,突然天降大雨,路上走得慢了一些,但我很高興。”總理娓娓道來,“眼下正值春夏之交,北方的雨水仍然’貴如油’??!我相信,這是兩院大會召開帶來的雨水,也是對兩院大會的召開表達的祝賀!”
今年10月23日上午,李老師在中央黨校講課,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擔任主持人,就在大家準備開場時,何校長的話筒居然壞了,兩次發聲都沒有聲音,臺下一片嘩然,工作人員全都嚇壞了。
據中新網報道,當話筒調試好之后,正當所有人都捏了一把冷汗時,李老師說話了。他表示,“今天的會議前奏確實很新穎也風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黨校生動活潑的學風”。李克強話音剛落,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李老師的幽默,幾乎貫穿了每一堂課的始終,一位中央黨校教授,在聽完總理的講課后,向時務通訊(微信號:shiwutongxun)形容了對總理的印象,“講課時候的感覺,和平時完全不一樣”,現場氛圍很熱烈,人氣非常高。
這堂課原定的場地只能容納1947人,因為報名人數太多,校方不得不另開兩間教室作為分會場,最后2600名聽眾前來聽課。
即使對于完全沒有經濟學基礎的人而言,李老師的課程也并不難懂,他善于用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一些復雜的經濟學改變。跟著李老師的temple,大家一起來學習下:
什么叫做“穩增長”?
要穩增長、保就業,我們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擴大財政赤字,增加貨幣供應量。通過打赤字、發票子來帶動投資,這樣做,當年可能能見效,對明年對今后肯定會帶來負作用,更重要的是這種短期刺激政策難以持續。
第二種選擇,我們堅持不擴大赤字,不再超增發貨幣,貨幣政策既不放松,也不收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保持定力,穩定政策。那么,同志們也會說,這么做是不是不作為了?站住不動就行了?
那不行,你要不動,就像騎自行車一樣的,你在那晃兩圈,沒準兒就會摔下來,所以還得動,穩中求進,這是中央確定的工作總基調,我們還必須穩中有為。怎么穩中有為,那就要創新宏觀調控的思維,要根據形勢的變化來采取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措施。
不知道上面那些小知識,同學們有木有get到?下面要加大難度了。
三次經濟課,時長都在一至兩小時不等,李老師每次都是脫稿講課,并且一口氣百十個數據脫口而出。
據中國政府網報道,2014年,在介紹當前經濟形勢時,李老師列舉了一大組數據:1-5月份,我國新增就業人口600萬人,占全年目標的60%,其中3、4、5月的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17%、5.15%、5.07%......
不僅僅是國內各項經濟指標,對于當前國際經濟的各項指標,李老師也都了然于胸。2014年,論述國際經濟形勢對于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時,他引用美國一季度經濟增速和失業率數據;
今年,更是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我國公共基礎設施人均存量、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等60多個經濟數據信手拈來。
這里選一個簡單點的,大家看能不能記下來,內容取自第三堂經濟課:
“中國已經是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有經濟總量2萬億美元以上經濟體增長超2.5%已是不俗的表現,中國在這個基礎上中高速增長意味著現在每增長1%,相當于5年前增長1.5%,相當于10年前增長2.6%。”
困難一直都有,穩中求進從未改變
當然,理解經濟常識,記下一些關鍵數據,只是基礎,李老師的課堂最最最重要的是幫助學員們了解當下中國經濟的最新形勢:
那么,三年來,經濟形勢到底發生了哪些改變?哪些沒有改變?
1.談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是合理區間
2013年:
“作為我們這樣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經濟增長已從原來的高速進入到了中高速階段。什么叫中高速?我認為,7.5%左右,或者7%以上就是中高速。所謂 中 是和我們過去比較。過去是兩位數增長,平均是9.8%。7%以上、7.5%左右就算中速了;
但是在世界范圍內,我們仍然是高速,而且我們測算,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年均增長速度只要7%就夠了。這樣,有利于各方面用更多的精力來調整結構,消化過剩產能,加強節能環保,提高質量,保護環境,留出可持續發展空間。”
2014年:
依靠創新,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在創新過程中,推動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躍升;要依靠創新,實現中國經濟穩速提質增效,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2015年:
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基于經濟增長階段性特征的規律遵循,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必須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努力實現“雙中高”。
2.談經濟成績,三年來一直“穩中有進”
2013年:
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國民經濟出現穩中向好。經濟增長、物價水平處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呈現積極變化,新增城鎮就業提前完成全年任務,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
2014年:
“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處在合理區間”:“穩了速度、穩了就業、穩了物價,這種’穩’,實際就是一種‘進’。同時,我們的產業結構調整也有了不小的進步。”
2015年:
“我們從來沒有講過要死守某一個點,而是讓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講,這個七還真不是“破”了,而是來之不易”。
“這個7%左右是穩中有進的,也就是說進的因素在積累,新的動能在成長。”
3.談面臨的困難,壓力一直很大
2013年:
在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2014年:
“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各地發展不平衡,制約發展的不利因素依然較多。對此,我們要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既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繼續堅持宏觀調控政策的基本取向,又不能掉以輕心。”
2015年: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和貿易低迷、國際市場動蕩對中國影響加深,與國內深層次矛盾凸顯形成疊加,實體經濟困難加大,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
“閑不住的手”,每年都是槽點
2013年:
“看不見的手是市場的手,看得見的手是政府的手,這幾天已經有人說,政府看得見的手變成了“閑不住的手”,辦什么事都要報批,批條子。你們看電視可能看見過,有人畫過審批的萬里長征圖,多的是一百多個章”。
2014年:
他一口氣列舉了當前行政審批制度中存在的諸多“怪象”:一些審批事項設立8年來從沒人申請過;有些行業設立各類資質,比如“品牌師”、“質量師”,甚至還有所謂的“國際商務專業人員”。雖說都沒有法律依據,但要想獲得這些資質,就必須先交錢,考試通過后才能從事相關行業。
2015年:
在講到各類折騰老百姓的“奇葩證明”時,他生動地說道“蛋生雞,雞生蛋,搞得老百姓團團轉”。
關心與掌聲一直都在
2013年,給3000多名職工代表演講時,李克強說道:
2009年,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選擇了三個中國工人,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經濟之所以在金融危機后繼續保持增長,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工人“勤勞,勤勞,勤勞”。“我告訴他們,你們還少了一個詞,智慧,智慧,智慧。”
媒體統計,這場面向普通職工、闡釋復雜經濟問題的報告會,先后引發了10多次熱烈的掌聲。
2014年,給兩院院士講課,在談到人才培養時,李克強說道:
“人才用不起來,許多時候并非人才本身的原因,我們的一些領導者、管理者也要從自身的角度反思!”
總理的講話被掌聲所打斷,但他敏捷接過話頭說:“好!那讓我們一起為領導者和管理者們鼓鼓掌,請他們為人才提供更加寬廣的制度施展舞臺!”
他說道,“不能只給科技人員榮譽的’面子’,而不給他們收入增加的‘里子’。”李克強說,“要讓企業化的科研單位率先享有科技成果處置權,讓科技人員享有股權、期權,讓他們的收入提升到社會的中高端。要向全社會證明,科學不僅有無形價值,更有有形價值!”
據新聞報道,總理從頭到尾不用講稿,講話十幾次被笑聲和掌聲所打斷。
2015年,給中高級干部講課時,李克強說道:
推動改革發展要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堅決整肅不作為,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會場氛圍十分熱烈,數十次被掌聲打斷,報告結束后,學員三次熱烈鼓掌,李克強站起來致謝,掌聲經久不息??偫砬昂髢纱握酒饋碇轮x,后來總理笑言,“我不好三鞠躬了”。他用手在空中做了一個致意的姿勢,解釋說“我再鞠躬的意思就是讓大家再實踐”。
——內容來源:中新網、中國政府網、新華社、京華時報
課后作業(填空題)
中國已經是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有經濟總量2萬億美元以上經濟體增長超2.5%已是不俗的表現,中國在這個基礎上中高速增長意味著現在每增長1%,相當于5年前增長—%,相當于10年前增長—%。(答案請在上文中找)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