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區長辭職賣咖啡,能成功嗎?
在跨入40歲的當口,副區長顧建偉選擇辭職創業,再拼一把。在他的選擇里,蘊含的并非是對體制內的徹底失望,更多的,是對體制外更好未來的向往。
責任編輯:馮翔 實習生 閔珍琪
作為一名辭職的副區長,顧建偉本人成了創業的最大賣點之一,經常接受媒體采訪。他說:這是噱頭,也有利弊。
無錫,這座650萬人口、以傳統制造業為經濟支柱的城市,正在力爭成為“互聯網+”后面的那個賓語。它和大部分二三線城市一樣,淹沒在全民創業的喧囂里。
在跨入40歲的當口,副區長顧建偉選擇辭職創業,再拼一把。
在他的選擇里,蘊含的并非是對體制內的徹底失望,更多的,是對體制外更好未來的向往。
比起大多數下海的公務員,顧建偉的選擇顯得更酷一點。
他開了家3W咖啡館,裝修成最時髦的LOFT工業風。
每天,三到五個創業團隊排著隊找他咨詢,從70后到90后,問的內容從怎么用互聯網思維賣蔬菜,到怎么用互聯網思維開電影院,什么都有。“公務員下海潮”與“萬眾創新”,在一個中年男人的身上巧妙地交匯著。
直到三個月前,他還是無錫最年輕的處級干部,無錫核心城區——北塘區的副區長。他花了17年,從街道辦事員奮斗到這個位置。而今,他以“創業導師”的姿態“混入”創業大軍。
他說,他的咖啡館“帥到沒朋友”。
為什么辭職
2015年10月27日晚,四個高中同學在聚餐。除了顧建偉還有一個商人、兩個處級干部,一個組織處長,一個管招商。
話題是一個物流項目。幾個人熱絡地交流,順帶著評點無錫的互聯網物流行情。組織處長悶頭吃菜,直到有人提到了“黨費”。他眼睛一亮,放下筷子,揮舞起手臂說:“你們不交黨費,那是你們覺悟不夠!”接下來,飯局成了一堂黨章黨紀課。
四十歲的顧建偉看上去仍像一個沉悶的中年“干部”。襯衫,西裝,皮鞋,用舊的Coach公文包,表情不多,語速平穩。他的談吐帶著些“機關氣”,總是夾雜著“人生”“時代”“世界”之類的詞,也愛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掛在嘴邊。他還經常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據說這能給他帶來“正能量”。
“他完全沒變化。”同學之一說。
當年高考,顧建偉是鎮上考得最好,也考得最遠的。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回無錫當了崇安區的一名街道辦事員,同學的驚訝程度不亞于他這次辭職。
1998年,顧建偉從北京大學政治學專業本科畢業。那一年,江蘇省恢復選調生機制,從高校大規模選拔優秀青年充實到基層,中選則可免去公務員考試。江蘇省委組織部來到北大,找了四五十名江蘇籍學生開選拔會,口號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