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制作一個大型游戲一個藝術家的武俠故事
2012年10月初的一天,藝術家劉傳宏來到黟縣,他沒有選擇住賓館,也沒有驚動當地朋友,而是在革命歷史紀念碑下,悄悄支起隨身攜帶帳篷安營扎寨。
責任編輯:朱曉佳 李宏宇 實習生 陳夢帆 李昊澤
劉傳宏把無比偏愛的斑駁老壁畫和泛黃發灰的舊紙基調用在了《皖南紀事》里:“做舊是時間的藝術,加上原來的手工藝,里面是中國的文人氣。”
2012年10月初的一天,藝術家劉傳宏來到黟縣,他沒有選擇住賓館,也沒有驚動當地朋友,而是在革命歷史紀念碑下,悄悄支起隨身攜帶帳篷安營扎寨。
把帽檐壓得低低的劉傳宏整日躡手躡腳地躲在帳篷里,一待數日。為了不引起過路群眾的注意,劉傳宏特意用金屬板把做飯的火光圍起來。從帳篷前經過的人們,有的在談戀愛,有的在吵架,有的在跳舞,但沒一個人發現劉傳宏。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尋找漂泊的體驗。幾天后找對了感覺,劉傳宏就收起帳篷,搬到旅館住了。
策展人和藝術批評家歐寧策劃了黟縣碧山豐年慶,劉傳宏也在受邀藝術家之列,雖然這一活動因故取消,但劉傳宏卻以黟縣為背景,完成了《皖南紀事》,2014年在成都千高原藝術空間進行首次展出。2015年8月8日起,《皖南紀事》在黟縣碧山村理農館再次展出。
故意為之的“不正確”
《皖南紀事》是一部主題為民國俠客幻想的大型視覺敘事作品,劉傳宏虛構了俠客劉先生穿行在1940年至1942年間日軍占領下的皖南地區,或游擊,或演兵,或經商,或逍遙,或讀書,或旅行的經歷,三十八幅生活場景油畫和百余幅手繪的文獻、日記、表格和地圖勾勒出劉先生傳奇的生平。
著迷于民國歷史的劉傳宏把劉先生定位為一位不見于民國正史的小人物,長春人氏,東三省淪陷后棄學從軍,后為匪,率百余人在皖南打游擊。這是個兼具“知識分子”和“匪首”特性的邊緣人、安那其主義者,打擊依附于日本人的維持會和富商,同時又在旅行和田野考察中尋求內心安靜。
“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