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增加的4.7平方公里,要做什么?
2015年11月4日,5處全新的實體界碑、地名碑標志著俄羅斯于1993年劃歸中國的4.7平方公里土地被中國正式命名接收。它在哪兒,經歷過什么?它的“回來”又將帶來什么、改變什么呢?
2015年10月5日,延邊,琿春市防川,一眼望三國。
2015年11月4日,5處全新的實體界碑、地名碑出現在吉林省琿春市中俄邊境線上。這標志著俄羅斯于1993年劃歸中國的4.7平方公里土地被中國正式命名接收。
4.7平方公里并不大,但背后的意義卻讓國人興奮。為何是這4.7平方公里?它在哪兒,經歷過什么?它的“回來”又將帶來什么、改變什么呢?
為什么是這4.7平方公里?
百度“琿春吧”里,與俄羅斯歸還土地相關的帖子至少有5個。隨附的新聞里,“4.7”后面多了一個“萬”字,貼吧里不明真相的網友以為自己的家鄉琿春多了“三分之一個吉林省的面積”,很是興奮。誤會解除后,人們不免失落:這區區4.7平方公里的面積,有什么用呢?
讓人些許陌生的琿春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