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節之殤,終泯大義”何處青山埋忠骨 中國遠征軍遺骸歸國風波
347具二戰時期中國遠征軍的將士遺骸,歷經辛苦從緬甸挖掘整理而出,即將回國安息.然而,變故陡生。當地最強烈的華人組織,成了最強烈的反對者。
責任編輯:馮翔 實習生 閔珍琪
2015年11月5日,緬甸密支那,遺骸歸國受阻,89歲的抗戰老兵繆焜和遠征軍后人在遺骸臨時存放處外哭泣。當日,遠征軍陣亡將士遺骸歸國活動在密支那因當地民間組織“云南同鄉會”的阻攔,原定當日回國的車隊將無法回國,相應的遺骸歸國時間將后延。
347具二戰時期中國遠征軍的將士遺骸,歷經辛苦從緬甸挖掘整理而出,即將回國安息。
然而,變故陡生。當地最強烈的華人組織,成了最強烈的反對者。
這是一個可能涉及政治、外交、法理、經濟、族群、民族情緒、民間組織的行事邊界……諸多難題的亂局。
路上休息時,來自南京的女志愿者文心給老兵繆焜倒了碗熱水??姛j對她說,“你要體諒我的心情,這(累)不算什么。”
結果——2015年11月5日,89歲的繆焜的表現是:扶著車頭,花白的胡子開始打顫,涕淚驟下,渾身發抖,悲咽之聲堵在喉管只能發出倒吸氣的嘶聲,癱倒在扶著他的兒子懷里。
作為此次“迎接遠征軍遺骸歸國”活動的唯一老兵代表,原新30師傳令兵繆焜的身份無可置疑。他的堂哥正是在七十余年前的緬北作戰中,被日軍炮彈擊中犧牲的。而這一籌備了四年的活動受阻,讓他痛哭失聲。
當印著“遺骸歸國”字樣的7輛大巴抵達密支那華人墓地的遺骸安放處,一行六十余人卻看到:這間房屋鐵門緊鎖,門上釘著兩塊木板,一輛重型卡車車輪卡著磚石,車頭圍著油桶、繩索橫堵在門前。
當地華僑、遠征軍新一軍老兵的女兒楊玲玲意識到這一幕的含義,抱著繆焜的胳膊號啕大哭:“他們不讓回家。”她哭得太厲害,以至于坐倒在地。周圍,跪了一地痛哭的親屬。
“很詫異、很尷尬、很沮喪”
如果一切順利,7輛大巴車將裝載347具遠征軍將士的遺骸,由騰沖猴橋口岸返回中國境內。屆時,等待他們的將是禮兵列隊、禮炮鳴響以及燭光守夜等多項紀念活動。
最后,遺骸將安葬在云南省施甸縣為此劃出的墓園內,為“中國遠征軍緬甸陣亡將士遺骸尋找與歸葬項目”第一期畫上圓滿句號。
然而,鐵門緊鎖、卡車堵門,標志著這場轟轟烈烈的遺骸歸葬活動戛然而止。此次活動的主辦方,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下稱基金會)理事長孫春龍在公開聲明中坦承:“基金會與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障礙物的設置者,是當地最大的華人團體——密支那云南同鄉會(下稱同鄉會)。為避免發生沖突,當天其負責人并未到場。
同鄉會與中國遠征軍淵源頗深,其中骨干多人為遠征軍后裔。數十年前,同鄉會就已開始協助收葬烈士遺骸,并建立墓園進行祭掃,而在基金會挖掘遠征軍遺骸時也曾予以配合。但如今,隊友反目。
孫春龍等人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