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狐歸山
成千上萬只狐貍出現在長白山腳下,沿路乞討,凍餓而斃。出于善意的“放生”,正在成為一個遍布中國名山大川的亂局。
責任編輯:馮翔
成千上萬只狐貍出現在長白山腳下,沿路乞討,凍餓而斃。
各種人都在試圖拯救它們,辦法多種多樣:捕捉、喂養、“野化”、24小時放佛經、終身培養食素……
而這些辦法,又往往陷入貪污、吃回扣、“無照經營”的羅生門。
出于善意的“放生”,正在成為一個遍布中國名山大川的亂局。
肖治術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他想看的東西了。他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的身份,常年奔赴長白山查看物種。300部紅外線野外監測相機拍出來無數照片,一張張翻找,赤狐確實很久不見了。赤狐是長白山保護區唯一的狐貍品種,皮毛赤紅,俗稱“火狐貍”。
與此同時,最近長白山多了很多“別的”狐貍。
長白山自然保護管理中心的官方微博拍到了兩只,灰黑色,只是第二天就被車撞死了一只。為了免于餓死,它們一直在長白山下向人類乞討食物。
游客的微博里,狐貍更多。一搜盡是“見到了美麗的天池,還喂養了長白山的狐貍”,充滿喜悅與滿足。電腦屏幕前的長白山自然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武耀祥焦心:“游客還以為這是我們開發的旅游特色項目呢!”
游客的微博里,拍到的其實只是九牛一毛。近年來,成千上萬只狐貍正在人類的率領下,從四面八方奔向長白山。僅2015年8月的三天之內,來自山東、河南的兩個放生組織,就在長白山放生了2400只狐貍。
它們的生死,正在成為各界人等密切關注的問題。
放生?殺生?
長白山保護區位于吉林省安圖、撫松、長白三縣交界處,周圍環繞著一條長約200公里的環山公路。路不寬,兩車道。一側是當地林業局的施工作業區,另一側是保護區。除山上景區少量服務人員外,人跡罕至。
這幾年,狐貍成災了。
一到冬天,來偷食的狐貍陸續出現;開春,總能發現幾具狐貍尸體,無一例外瘦得皮包骨頭。工人施工時吃午飯,吃剩的燉茄子、土豆,順手倒在門口的一個盆里。“給狐貍吃的”,固定三五只混熟了,一吆喝就出來了。“它們哪會捕食,都是來要吃的。”
環山公路上一道道急剎車留下的黑線,多是躲狐貍新添的。更多的狐貍在公路上跑著,不知道躲車,直接就壓死了。這些狐貍絕大部分是灰黑色,學名為銀狐,多用于毛皮行業。它們出生在養殖場里,沒有在自然中生活的經驗。
放生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佛教信眾尤甚。許多信眾相信,這是為自己及家人“積德”“祈福”的最快方式。
然而,這些狐貍在當地人中間促生了廣泛的氣憤。一位女性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放生就是吃飽了撐的。那個狐貍根本沒有野外生存能力,能生嗎?凈胡扯!”
武耀祥碰到過一次來長白山放生的人,在2009年。那場景著實震撼了他,一輛大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