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地雷20元,清除它需要6000元中越邊境排雷有多難?
行走在中越邊境線上,高山聳立,道路彎曲,偶爾能看到種有香蕉等作物的農田。青山綠水間,更多的卻是標有骷髏頭的“雷區”。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張綺琳
多型號地雷組成的混合型雷場,頗讓工兵頭疼,它們或深埋地下,或藏在石縫里,或掩于溪邊。
幾乎每天,廣西憑祥邊民梁文波都會從“雷區”的警示牌旁走過,戰時的埋雷,就如同荊棘樹,豎起了一道“鐵籬笆墻”。“在這些雷區里,既有中國軍隊和民兵埋下的地雷,也有越南軍隊偷偷越過邊境線埋下的地雷。”梁文波說。
行走在中越邊境線上,高山聳立,道路彎曲,偶爾能看到種有香蕉等作物的農田。青山綠水間,更多的卻是標有骷髏頭的“雷區”。
1979年后數年間,梁文波也曾隨著村里的民兵參與埋雷。1999年,梁文波的兒子梁勇上山砍柴途中觸雷,失去了右腿。如今,他只能借助假肢“咯吱咯吱”地行走。
誰敢越雷池一步?
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中越邊境云南段埋設約130萬余枚地雷、48萬余枚(發)各類爆炸物,形成大小不等、斷續分布的161個混亂雷場,面積約289平方公里。
2015年11月3日下午,云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在馬關縣舉行誓師大會后,四百多名排雷兵走進雷場。中越邊境第三輪大規模排雷行動開始了。
一片地勢相對平緩的雷場上,幾名官兵遙控指揮清障車緩緩開進,對地雷等各類爆炸物進行排除。緊隨其后,一部機器人沿著清障車走過的路線向前探排。
“雷的種類多,密度大,這是中越邊境掃雷面臨的困難之一。”一名排雷指揮員介紹說,不同種類的地雷引發原理不一樣,排爆手段也不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