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致癌,我們該怎么辦?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發布公告,將加工肉確定為致癌物,紅肉致癌因證據不夠充分,劃入可能致癌物之列。很多人對這個公告感到吃驚和焦慮。那么加工肉和紅肉究竟能不能吃呢?我們該如何據此改變飲食習慣呢?
責任編輯:朱力遠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發布公告,將加工肉確定為致癌物,紅肉致癌因證據不夠充分,劃入可能致癌物之列。很多人對這個公告感到吃驚和焦慮。那么加工肉和紅肉究竟能不能吃呢?我們該如何據此改變飲食習慣呢?
2015年10月,22位來自10個國家的癌癥專家齊聚法國的里昂,商討一項重要的議題:是否將加工肉和未加工的紅肉列入致癌物黑名單中。
紅肉指的是未加工的哺乳動物的肌肉,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肉,比如牛肉、豬肉、羊肉、馬肉,無論是絞肉還是冷凍的肉,還是剛切下來的新鮮肉。加工肉指的是為了提高香味或者易于保存而經過腌制、熏烤、發酵或者其他加工手段處理過的肉,比如火腿腸、培根、熏肉等,主要是豬肉、牛肉、羊肉,也包括雞肉以及肉的副產品,比如豬血、豬肝等。
肉是我們人類食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肉含有很高營養價值的蛋白質和其他的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B、鐵、鋅等等。紅肉中也含有脂肪,但脂肪含量取決于動物的種類、年齡、性別、喂養情況等等。加工過程,比如熏制、腌制,都會導致致癌物質的形成,比如形成N-亞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做成熟肉讓肉變得易消化和可口,但是同時也會產生一些可能致癌的物質,比如雜環胺。尤其是高溫烹制,比如油煎、燒烤,則會最大量地產生上述這些致癌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